【主题说明】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之前一年的学习,对小学生活比较熟悉,但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自控力、自觉性都有待提高,因此,新学期开学伊始,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除身材长高外,还学到了一些知识,掌握了一些技能,锻炼了一些能力。在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新学期努力的方向。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变化感到骄傲,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向往。
3.行为目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难点: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向往。 【课前准备】
1. 搜集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照片、作业本若干。 2. 学生暑假出游的照片。 3.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也可1.此处教师展示学生暑假出游的照片。 2.学生分享暑假的快乐。 可酌情改变活动方式。 3.教师小结:快乐的假期已经过去,新的2.本环节用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导入时约5分本课课题。 活动一:不一样的我 钟。 通过活动,1. 教师可以采用书中的两幅图,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课前搜集学生的一、二年级的作业本,放行自我审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不同。2. 学生分小视,为自己组,各自找出自身发生的变化。 的变化感到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小组成员的骄傲,激发变化。 活动营 (体验分享) 1.教师可根学生对新学4. 教师总结: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都据学生的学期的向往。发生了一些变化,既有外在的变化,如个情选择交流指导学生合子长高,身材壮实,也有内在的变化,如的方式。 理安排自己知识增加了,能力提高了,更加坚强了。2. 本环节的生活,为在不同的时期,我们会经历不同的变化,用时约20新学期做好现在,新的学期开始了,为迎接新的变分钟。 准备,并明化,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引入活动二。 确自己新学活动二:你准备好了吗 期努力的方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课本中列向 举的两方面的准备工作:调整作息、准备学具。 6. 引导学生明确新学期努力的方向,学生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7.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打算,并及时给予反馈。 心理引导:从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以及内在的变化,同时,明确新学期努力的方向,为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 1.教师应鼓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分享屋中的儿歌。 分享屋 (总结提升) 2.组织学生在儿歌中寻找新学期的计归纳出新学划。 期开始的准3.学生在全班分享。 备计划。 4.教师给予反馈、补充。 心理引导:总结提升感性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性认知。 励学生的分享。 2.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便于学生理解。 3.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强化学生执行新学期计划,增强对新学期的向往。 1.教师呈现要求:新学期,你准备怎么1. 此环节做?请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可由教师灵母。 活安排活动拓展园 (拓展延伸) 2. 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回顾自己开学方式。 以来的表现,把自己表现好的行为告诉2. 本环节父母,不够好的行为暗暗下决心改正。 用时约5分钟。 【练习题】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你会做哪些准备呢? 【活动反馈】
1.学生对活动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 2.最后一环节,学生能否坚持。 【教学参考素材】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熟悉了小学的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此时,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逐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老师和家长不是放手“不管“,只是让他们能够逐步学会管理约束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比如,新学期开始前,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新学期做好准备,家长只是提醒孩子做准备,而并不告诉孩子具体准备什么。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同时自控能力得到锻炼。
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寒暑假带孩子旅行,可以让孩子参与整个旅行计划的制定、收拾行李。在整理物品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学会将物品分类,尽量避免家长代办。 【心理学背景知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中的“行为”与“习惯”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ston,1878--1958)创立的一个心理学学派。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②反对内省法,主张
用实验法。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另一位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认为,有机体之所以能学会特定的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受到了强化作用的缘故——即它们的行为有正效应。他证实,实验室的动物在通过计划性地施以强化物(如食物等),经训练会按照特定的行为方式行事。比如他训练老鼠学会转动轮子,爬上阶梯,把玩具推过地板。从本质上讲,很多心理学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即人类复杂的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经过受到成千次强化作用的学习而出现的。
简单地说,习惯就是个体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行为倾向。华生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任何相当定型的行动方式,不管它是外显的或内隐的反应,而且又非属于遗传性反应,应该都可视为习惯,习惯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培养出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形成的稳定关系所构成的。”在一定情景的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动作,即习惯。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会长期影响个体或群体的思想或行为。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郑海生. 从生活习惯入手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4(8) [3] [4]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谢弗 等著,邹泓 等译.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