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楼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现行设计规范
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要为实训用房,二至四层为标准教室;北侧为5层,23.45 m,均为实训用房。西侧设置门厅、厕所及教师休息室等辅助用房,两侧以四层连廊连接,同时在一至三层设置180人阶梯教室。服装楼面积21660㎡,建筑基地面积4200㎡,共设置50人教室33个,70人教室5个,大阶梯教室3个,具体功能分布见主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1.6《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二、建筑特征概述
1、本工程为安徽省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服装楼,主要为教室与实训用房,服装楼面积21660㎡,建筑基地面积4200㎡,南侧为6层,23.45m ,北侧为5层,23.45 m,共设置50人教室27个,70人教室9个,大阶梯教室3个。
2、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 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 二 类;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 七 度。
3、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 Ⅰ 级,利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道(3+3)。
三、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物流楼平面“回”字型布局,中间为内庭院,南侧为6层,23.45m ,一层主
要面积分布表。
建筑主要面积分配表
部 位 房 间 名 面 积 ( m2 ) 称 教研用房(3个) 120 门卫收发(1个) 24 阶梯教室(1个) 195 储藏室(1个) 52 变电所(1个) 58 底层 服装陈列室(2个) 126 设备室(5个) 383 艺术类专业实训室 1317 (11个) 休息区(1个) 42 设备用房及走廊 教师办公(5个) 270 1
教研用房(4个) 184 音乐阶梯教室(1195 个) 服装缝制实训室(2422 个) 立裁实训室(1个) 211 服装制版实训室(3427 二层 个) 资料室(1个) 61 教室(11个) 761 储藏室(1个) 260 设备用房及走廊 20 教师办公(4个) 167 教研用房(4个) 189 学术报告厅(1个) 195 服装缝制实训室(2422 三层 个) 会议室(2个) 223 动漫制作室(1个) 125 服装CAD实训室 385 (3个) 档案室(1个) 61 教室(10个) 762 储藏室(1个) 20 设备用房及走廊 教研用房(2个) 78 形体实训室(2个) 484 音乐专业实训室(2638 个) 网络中转室(1个) 68 会议室(1个) 96 四层 电钢琴室(2个) 230 教室(7个) 534 储藏室(1个) 20 设备用房及走廊 教师办公(2个) 78 教室(9个) 697 五层 教师休息室(1个) 37 服装模特实训室(1125 个) 服装展演中心(11101 个) 2
女更衣室(1个) 51 男更衣室(1个) 33 化妆室(1个) 54 休息室(1个) 60 储藏室(1个) 20 设备用房及走廊 教研用房(2个) 78 辅助用房(11个) 821 放映室(2个) 70 六层 准备室(1个) 18. 电梯机房(1个) 73 设备用房及走廊
四、剖面设计
服装楼为5 层,北楼为 5层。各层层高为 4.2 m,室内外高差 0.45 m,建筑总高 23.45 m;南楼为 6层。各层层高:底层为 4.2 m,地上 2-4 层为 3.6 m,室内外高差 0.45 m,建筑总高23.45 m。
五、竖向交通设计
本工程竖向交通以 楼梯 为主,设封闭楼梯 5 部,分布于教室和实训室的端部,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
本工程在服装楼北楼设电梯 1 部,为客货电梯。
电梯选型表
额定额定提升停站台类型 电梯编号 载重速度高度备注 层 数 数 量kg m/s m 详客货电NF-2000-2S402J402000 1.0 1-4 4 13.05 1 梯 5/60(双开门) 4-1-H 16
六、立面设计
在设计中采用徽派的建筑设计手法,整体风格借鉴了徽州建筑风格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加以创新,建筑通过相同体系的设计元素联系在一起,立面造型着重运用建筑本身反映内部功能形成的形体组合。外表简洁大方,大面积白色外墙与浅灰色外檐挑檐檐口及局部瓦坡屋顶相互应,既有现代徽派建筑的特点有富有现代感.
七、节能设计
1建筑节能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以及安徽省合肥市节能标准《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进行设计,本工程处于夏热冬冷地区,应满足冬
3
季保温、夏季隔热)要求。按此标准本工程属于乙类建筑,应达到节能65%的目标。
2节能措施
本工程采取外保温措施,外墙采用 200 厚煤矸石空心砖,暂选用 40 厚A级聚氨酯保温装饰复合板,屋面采用 100 厚防水岩棉板保温层,外门窗选用 彩色断热铝合金窗, 6+12A+6 厚 中空 玻璃, 内外墙交接处 部位采用防热桥构造措施。
八、 建筑消防
1、本工程为物流楼多层建筑,总面积21660㎡,建筑基地面积4200㎡,南侧为6层,23.45m ,北侧为5层,23.45 m,两侧以四层连廊连接。
2、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防火分区及楼梯设置
本工程建筑基地面积4200㎡,一至四层设2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小于2500 m,每个防火分区设 2-3 部封闭楼梯;地上 5 层,2380 m2,为 1 个防火分区,共 4 部封闭楼梯。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在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卷帘作为防火隔断措施。两个防火分区交接的转角处设置甲级防火窗。在防火分区交接处2米范围墙体上设置固定窗扇。所有管道井的隔墙及楼板均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隔墙和2.00h的楼板,门为丙级防火门。各种设备用房设甲级防火门。
4安全疏散及疏散距离
本工程位于两部楼梯之间房间至楼梯间最大距离为 33 m,位于袋形走道房间距楼梯间最大距离 19 m,房间最远点至门距离 13 m,首层疏散楼梯设置直接对外出口,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九、无障碍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入口处设 1.2 m宽,坡度为 1:12 的无障碍坡道(或设地面坡度为的无障碍入口),在服装楼一层卫生间中间设无障碍专用厕所。
十、建筑构造做法
1、墙体材料 外墙:200厚煤矸石空心砖,外贴40厚A级聚氨酯保温装饰复合板
隔墙:200厚煤矸石空心砖
2、防水做法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具体为3+3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屋面做法
3.1上人屋面:1、防滑地砖,防水砂浆勾缝 (规格为300*300,厚度为10mm)
2、20厚聚合物砂浆铺卧、3、10厚低强度等级砂浆隔离层 4、防水层I 级,3+3厚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6、最薄30厚LC5.0轻集混凝土2%找坡层、7、100 厚憎水型岩棉板、、9、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4
3.2不上人屋面:
1、浅色涂料保护层2、防水层I 级,3+3厚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6、最薄30厚LC5.0轻集混凝土2%找坡层、4、100 厚憎水型岩棉板5、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3.3瓦屋面:1、柔性玻纤瓦 2、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厚40(配直径4间距
150*150钢筋网)、3、3+3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5、100 厚憎水型岩棉板保温层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4、门窗
外窗均采用 彩色断热铝合金 窗 6+12A+6 厚 中空 玻璃,所有内门均为钢板门,高度为2.7米,底层外门为彩色铝合金门。底层外门均采用 彩色铝合金门6+12A+6 厚 中空 玻璃。 5、外墙装修
部位 名称 外饰一 深灰色聚氨酯保温装饰复合板 外饰二 白色聚氨酯保温装饰复合板 灰色系三色条纹聚氨酯保温装饰复合板(仿灰外饰三 砖效果) 外饰四 贴深灰色柔性玻纤瓦 保温装饰板外保温构造做法: 5.1.1 基层墙体 5. 1.2 1:3水泥砂浆找平
5. 1.3 界面粘结剂+锚栓 5. 1.4 玻纤增强聚合物砂浆
5. 1.5 40厚A级聚氨酯保温装饰复合板 5. 1.6 涂料和衬板
6、建筑室内装修做法
建筑装修表
项 目 房间名称 地(楼)墙 面 墙裙 踢脚 顶棚 备 部位 面 注 门厅 现浇水白色内墙 1.5 米高花岗岩 内墙涂料顶 休息区 磨石地涂料内墙白色瓷砖 踢脚 棚 面(一层面 为花岗岩) 内部走现浇水白色内墙 1.5 米高 轻钢龙骨 道 磨石地涂料内墙白色瓷砖 铝扣板吊顶 面(一层面 为花岗岩) 5
办公室、水磨石白色内墙 现制水内墙涂料顶 实训室、地坪 涂料内墙磨石踢棚 教室 面 脚 底层大自流平白色内墙 橡胶踢内墙涂料顶 空间实环氧砂涂料内墙脚 棚 训教室 浆面层 面 楼梯间 现浇水白色内墙 1.5 米高现制水内墙涂料顶 磨石地涂料 白色瓷砖 磨石地棚 面 面踢脚 强弱电、细石砼 白色内墙 内墙涂料顶 风、 涂料内墙棚 水管井 面 卫生间、防滑地釉面瓷砖 轻钢龙骨 开水间 砖 至吊顶 铝扣板吊顶 展演中详二次 心 装修设计 注:所有卫生间及浴室等有水房间地及墙面均使用3.0厚水泥基渗透结
晶防水砂浆.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78-2014
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
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13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
8.《建筑幕墙》 GB21086-2007
9.《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安徽省实施细则
1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7106-2008 1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0151-2008 13.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1. 建设目标: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2. 项目总分60.46 分。 其中:①节地与室外技术74 分; ②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53 分;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57 分; ③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52 分;④室内环境质量技术56 分;⑤提高与创新 2 分。 3.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 21660 m2,地 下:0 m2;建筑层数6 6
层;建筑高度23.9 m。
4. 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商住建筑□ 5. 是否有旧建筑:有□ 无√□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规划专业
□√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满足需在方框内打勾√,并填写相应技术措施;不参评在方框内打斜杠/并注明不参评原因;不满足在方框内打叉×,内容可不填写) 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
□√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 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
□√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日照环境模拟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规划专业
□
√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0分) 技术措施说明:,总体容积率为1.01
证明材料:□ 人均用地指标计算书;□√ 设计图纸(总图) □
√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景观专业辅助)(9分) 技术措施说明:总体绿化率≥40%,绿地向公众开放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总图) □
×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地下空间利用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的有关规定。(4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应包含噪声测试或噪声预测数据;□ 噪声测试或预测报告 □
√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6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9分) 7
技术措施说明:出入口到达公交车站约为200m,场地设有两条以上公交线,有直接相连的人行道
证明材料:□√ 规划总平面;□√ 所在地交通地图;□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3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1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6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11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6分) 技术措施说明:(配套设施资源共享,向社会免费开放部分公共空间,室外场地错时开放)
证明材料:□√ 规划总平面;□所在地公共服务分析图□√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 施。(景观专业辅助)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生态保护补偿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 10hm2 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景观专业辅助)(6分)
技术措施说明:屋顶雨水收集进入周围绿化并采取,室外硬质铺砖均使用透水地砖 证明材料:□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场地超过 10 万 m
2时)或综合利用方案专项说明;□√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引导 建筑专业
□
√ 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幕墙反射比由建筑专业填写)(4分) 技术措施说明:玻璃幕墙反射比为0.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符合标准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屋面太阳辐射系数由建筑专业填写)(2分)
技术措施说明:(红线内乔木遮阴达23%,道路屋面反射比小于0.4) 证明材料:□√ 节能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给排水专业
□
√ 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景观专业辅助) 技术措施说明:(3分)
证明材料:□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
√ 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6分) 技术措施说明:景观植物为本地常见树种,屋顶采用局部绿化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
1、采用回字形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建筑专业
2、□√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节能计算书、备案表;□√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暖通专业
8
3、□√ 5.1.2 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电气专业
□√ 5.1.3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技术措施说明:
6、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 5.1.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现行值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建筑专业
9、√□ 5.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6分)
技术措施说明:采用回字形平面设计,有利于采光通风
证明材料:□建筑优化设计专项分析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0、√□ 5.2.2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6分) 技术措施说明:外窗可开启部分达20%
证明材料:□外窗和透明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节能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 5.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0分) 技术措施说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的10% 证明材料:□围护结构节能指标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暖通专业
12、□× 5.2.4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空调冷热源设备能效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3、□×5.2.5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4、□×GB 50189 等的有关规定, 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规定值低 20%。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比计算书;□空调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
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5、□× 5.2.6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空调动态负荷计算;□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6、□× 5.2.7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7、□× 5.2.8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9
18、□× 5.2.13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9、□× 5.2.14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给排水专业
20、□× 5.2.15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1、√□ 5.2.16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针对可再生能源热水部分)(10分)
技术措施说明:太阳能发电量比例为4.0%
证明材料:□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电气专业
22、√□ 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5分) 技术措施说明:所有区域均满足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3、√□ 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 目标值规定。(8分)
技术措施说明:所有区域均满足
证明材料:□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4、√□ 5.2.11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技术措施说明:(3分)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5、√□
5.2.12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5分) 技术措施说明: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GB20052要求,其他电器满足节能评价要求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给排水专业
1、□×6.1.1 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水量平衡表;□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6.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3、□×6.1.3 采用节水器具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给排水专业
4、□√ 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10分)
10
技术措施说明: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下限要求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 6.2.2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7分) 技术措施说明:选用性能良好的阀门设备安装分级计量水表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 6.2.3 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8分) 技术措施说明:用水点压力不大于0.2Mpa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 6.2.4 设置用水计量装置。(6分) 技术措施说明:按使用功能分别设置水表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 6.2.5 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4分)
技术措施说明:采用带恒温控制及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并安装付费设施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 6.2.6 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10分) 技术措施说明:使用水效率等级为3级的洁具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9、√□ 6.2.9 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5分) 技术措施说明:其他用水采用节水技术比列达80%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0、□× 6.2.10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 6.2.11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景观专业 12、□× 6.2.7 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3、√□ 6.2.12 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给排水专业辅助)(7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4、暖通专业 15、□× 6.2.8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建筑专业 11
1、□√ 7.1.1 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 7.1.3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装饰性构件工程造价比例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结构专业
3、√□ 7.1.2 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 400MPa 级的热轧带肋钢筋。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建筑专业
16、4、√□ 7.2.1 择优选用建筑形体。(9分) 技术措施说明:建筑体型规则为回字形结构 利于抗震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 7.2.3 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装修辅助)(10分)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为一体化工程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 7.2.4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可重复使用隔断(墙)面积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 7.2.5 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结构专业辅助)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 7.2.6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装修辅助)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9、□× 7.2.12 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结构专业
10、√□ 7.2.2 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5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结构优化分析报告;□√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 7.2.8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10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2、√□ 7.2.9 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5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3、√□ 7.2.10 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8分) 技术措施说明:400mpa以上受力钢筋比例为70%
12
证明材料:□高强建筑结构材料比例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4、□√ 7.2.11 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5分) 技术措施说明:耐久性混凝土使用比例为50%
证明材料:□高耐久性混凝土比例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五、室内环境质量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建筑专业
1、 □√ 8.1.2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围护结构隔音量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 8.1.5 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3、□√ 8.1.6 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节能计算书、备案表;√□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电气专业
4、□√ 8.1.3 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暖通专业
5、□√ 8.1.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 8.1.4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建筑专业
7、□√ 8.2.2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7分) 技术措施说明:隔声性能均达到GB50118要求
证明材料:□围护结构隔音量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 8.2.3 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针对平面布局)(4分) 技术措施说明:未有明显噪音源,采用同层排水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9、□√ 8.2.4 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
13
行专项声学设计。(3分)
技术措施说明:会议室进行声学设计
证明材料:□声学设计专项报告;√□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0、√□ 8.2.5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3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 8.2.6 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的要求情况。(8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自然采光模拟计算书;□窗地比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3、□× 8.2.7 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自然采光改善模拟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4、□× 8.2.8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可调节遮阳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5、√□ 8.2.10 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13分) 技术措施说明:回字形设计,利于采光通风自然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列大于95% 证明材料:□开启面积比计算;□室内自然通风模拟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暖通专业
16、√□
8.2.1 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6分) 技术措施说明:达高要求标准限值
证明材料:□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7、□× 8.2.9 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8、√□ 8.2.11 气流组织合理。(7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气流组织设计说明或分析报告;√□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电气专业
19、□×8.2.12 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情况。(暖通辅助)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0、√□ 8.2.13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暖通专业辅助)(5分)
技术措施说明:
□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六、提高与创新技术措施
自选说明内容(得分项) 规划专业
1、□× 11.2.8 建筑方案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结合场地特征和 建筑功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情况。
14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建筑优化设计专项分析报告
2、□× 11.2.9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环评报告;□废弃场地利用分析报告;□旧建筑利用分析报告 建筑专业
3、□√ 11.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高 20%,或者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 15%。(2分)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 围护结构节能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 11.2.10 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得 1 分;在两个或二个以上阶段应用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BIM 技术应用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 11.2.11 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 结构专业
6、□× 11.2.5 采用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结构分析报告;□ 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暖通专业
7、□× 11.2.2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GB 50189 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节能评价值的要求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空调冷热源设备能效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 11.2.6 对主要功能房间采取有效的空气处理措施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电气专业
9、□× 11.2.3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情况,系统全年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70%。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热电冷联供方案分析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给排水专业
10、√□ 11.2.4 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均为国家现行有关卫生器具用水等级标准规定的 1 级情况说明。(1分)
技术措施说明:一级水效率器具比列为70% 证明材料:□√ 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其它
11、□× 11.2.12 采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其他创新,并有明显效益。
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相关分析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5
服装楼结构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工程为合肥工业学校与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服装楼。该工程按功能要求分四个独立单元;各单元之间设永久抗震变形缝分开。该工程地面以上为六层(部分五层)。设缝分隔后各单元长度均超限(55m),设计通过设置施工后浇带予以解决。各单元结构型式均选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地面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分别为 37.600(吴淞高程),平面位置见总图。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2.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W0=0.35kN/m2。
基本雪压:S0=0.60kN,按五十年一遇。 地面粗糙度按B类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时小震采用峰值加速度为37gal(根据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的《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二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11.10。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
2.2安全等级及抗震设防,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时小震采用峰值加速度为37gal(根据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的《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二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11.10。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地基持力层选用○2层粘土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2.3荷载取值:
主要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实训教室:3.5kN/m2;教室,阳台:2.5kN/m2:厕所:4.0 kN/m2;楼梯、楼梯前室:3.5 kN/m2;机房:7.0kN/m2;办公室、休息室、上人屋面:2.0 kN/m2;储藏:5.0 kN/m2;不上人屋面:0.7 kN/m2;上人屋面:2.0 kN/m2。
主要墙体荷载(标准值)
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8.0kN/m2,外墙200厚、内墙200厚,砌块采用煤矸石空心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
2.4岩土工程状况:
层耕土:浅灰黄色,湿,松散,层厚0.50~0.70米。
-1层粉质粘土:灰黄—棕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层厚0.5~1.00,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fak=180kPa。
②层粉质粘土:棕黄色,硬塑~坚硬状态,未钻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60kPa。
2.5采用的现行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
1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二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11.10
1. 工程概况
1.1
服装楼给水排水扩初设计说明
该工程为安徽省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服装楼,
三、结构设计
3.1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2基础设计:柱下独立基础。(见基础平面布置图) 3.3主要材料:
基础采用C30,基础垫层采用C15; 构造柱、圈梁均采用C20;
梁、板、柱砼强度等级见各层结构说明。
钢 材:楼板钢筋、柱(墙)箍筋采用HPB400,梁、圈梁、构造柱箍 采用HPB300,梁、柱(墙)、圈梁、构造柱纵筋采用HRB400。 3.4结构构件断面尺寸: 详各层结构平面图。 4.结构计算: 4.1整体分析
整体分析计算采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结构软件中SATWE进行分析。(2010年版)
经过大震变形验算无薄弱层。
总建筑面积21660m2,建筑高度23.45m,共6层。 1.2
工程性质为多层建筑。
2. 设计依据
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2010版) 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005版); 2.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005版); 2.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版)2.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2005年版) 2.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2.10《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2.11其他相关规范和规定; 2.12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2.13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要求。
3. 设计内容
17
3.1生活给水系统 3.2生活污水系统 3.3屋面雨水系统 4. 生活给水系统 4.1冷水系统
4.1.1 水源:校园自来水管网。本工程由校区环状给水管引入二路进水
管,管径为DN150,并在建筑物四周构成环状供水管网。 4.1.2 用水量表
序最高日用水小平均时时变化最大时号 项 目 用水量标准 数量 用水量 时数 用水量 系数 用水量 (m3/d) (h) (m3/h) (k) (m3/h) 1 工作人员 60L/人.d 50人 3 10 0.3 2.0 0.6 2 学生 40L/人.d 3000人 120 10 12 2.0 24 1~2合计 123 12.3 24.6 不可预见 1~2项总合的10% 12.3 1.23 2.46 总计 135.3 13.5 25.06 校区内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水压不小于0.32MPa。
5.污、废水系统
5.1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室内±0.000以上生活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
5.2生活污水经室外高效一体化生物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校区污水管。
6.雨水系统
6.1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现期P=5,雨水排水及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
6.2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内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斗采用87雨水斗和侧入式雨水斗。 7.主要设备材料 7.1管材
7.1.1户内暗敷生活冷水管采用PP-R塑铝稳态管给水管,热熔连接。 7.1.2室内污水立管采用UPVC复合排水管(S0级), 横管采用UPVC复合排水管(S0级),粘接。雨水管采用PE给水管,热熔连接。 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大口径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 消防专篇
1.工程概况
1.1该工程为安徽省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服装楼,总建筑面积21660m2,建筑高度23.45m,共6层。
1.2工程性质为多层建筑。
2.设计依据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18
7.1.3
4.2
2.3《消火栓及消防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 2.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3.设计内容
3.1消火栓给水系统 3.2灭火器配置
4.消防用水量
4.1 消火栓系统
4.1.1 室外消火栓: 30L/S 4.1.2 室内消火栓: 15L/S 4.1.3 火灾延续时间: 2h
5.消火栓给水系统
5.1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泵房设置在校区泵房内。 5.2在科技楼屋顶设有36m3装配式SMC消防水箱一只,总贮量36m3供整个三期校区消防初期用水。
5.3最不利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1.0MPa(100mH20),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竖向不分区。
室内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的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室内消火栓的间距按间距≤50m进行布置。室
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布置成环状管网,并在室外设置两只DN100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接合器距室外消火栓的距离≤40m。
5.5 室内消火栓箱为铝合金材质,薄型单栓带灭火器箱的组合式消防柜。
内配有消火栓泵启动按钮及消防卷盘,25m长的DN65的消防水龙带,消火栓栓口的直径为DN65,水枪喷嘴的口径为DN19,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3。屋顶设试验用消火栓。
6.灭火器配置
6.1实验楼按中险级A类设计。
6.2除屋顶试验消火栓外,其余消火栓箱内均配置3kg装(2A)贮压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7.主要设备材料
7.1管材
7.1.1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接;
DN≥100采用卡箍连接
环保节能专篇
1.工程概况:
1.1该工程为安徽省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服装楼,总建筑面积21660m2,建筑高度23.45m,共6层。
19
5.4
1.2工程性质为多层建筑。
2.环保、卫生防疫措施:
2.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
2.2 各种管材,保温材料及防腐材料均采用环保无污染材料。
2.3灭火器的灭火剂为绿色环保产品,避免使用对大气产生污染的灭火剂。 2.4本工程总水表之后增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
2.5公共卫生间采用脚踏开关,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以防止触摸交叉感染病菌隐患。 3.节水、节能措施:
3.1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和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式
冲洗阀。
3.2 大用水量部位分装水表,控制用水量。 3.3 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
3.4卫生洁具及其给水配件应采用节水型并有产品合格证,符合GB164-2002技术要求,不得使用淘汰产品,水嘴流量不大于1.5L/S,坐便器水箱有效容积不大于6L,并有两档控制。大便冲洗阀一次用水量6-8L;小便器冲洗阀一次用水量2-4L。
服装楼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第一节 强电部分
一、 设计依据 1、
建筑概况
服装楼建筑面积为21660平方米,为地上多层建筑。 2、 相关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资料; 3、 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
4、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二、 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电力系统; --照明系统;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三、 10/0.4KV变配电系统
1、 负荷等级
本工程火灾应急照明、弱电设备电源等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20
(1) 负荷估算:
本工程设备总容量约为:Pe=775kW;(建设楼功率密度值40W/平方米估算) 总计算负荷约为:Pjs=465kW; 计算视在功率:Sjs=582KVA (2) 电源:
服装楼内设380V配电房所,由室外引来两路380V电源供电。配电房接近负荷中心处。低压开关柜采用下进线上出线方式接线。 3、 功率因数补偿
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在0.95以上。荧光灯就地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 四、 配电系统:
第一章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对 一般设备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 第二章 导线除注明外为 ZRBV-5X2.5mm2穿SC20管敷设;;。 五、 照明系统 1、
光源:
一般场所为荧光灯,金卤灯或节能型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但功率密度和照度标准需满足本设计要求。 2、
照度标准: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标准如下:
办公室 (300lx) 展厅 (200lx)
多功能厅 (200lx) 弱电机房 (300lx)
走道 (100lx) 门厅 (300lx) 会议室 (300lx)
3、
应急照明:
变配电所、、电信机房、楼梯间、(合用)前室、多功能厅、会议大厅、内院,疏散通道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采用220V双电源切换供电,并自带蓄电池,应急时能迅速点亮的光源,采用现场控制开关。 4、
疏散指示:
在多功能厅、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采用自带蓄电池,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90分钟),采用220V双电源切换供电,光源为寿命长的场效应发光灯具。 5、
照明配电系统:
一般照明采用YJV-0.6/1kV电缆由配电室沿电缆金属线槽,设备管沟敷设以放射方式配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采用两路专用电源配电,用ZRYJV-0.6/1kV电缆明敷,并在末端互投。 6、
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外照明支路导
21
线为BV-3X2.5mm2穿SC20管敷设;
插座支路导线为BV-3X2.5mm2穿SC20管敷设;所有插座支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急照明支路导线为BV-4X2.5mm2穿SC20管敷设。 7、
凡安装高度低于2.4m的灯具或者I类灯具,依验收规范增设PE线。
六、 设备选型及安装
1、 低压配电柜按依据抽插式开关进行设计,落地式安装;电缆下出。
七、 电缆、导线的选型: 1、
高压电缆采用WDZA-YJE-10KV低烟无卤铜芯电力电缆。
2、 低压干线电缆采用柔性矿物绝缘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 3、 消防设备配电电缆采用柔性矿物绝缘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 4、 动力、照明配电导线采用BV-0.45/0.75kV聚氯乙烯绝缘导线; 5、 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配电导线采用NHBV-0.45/0.75kV导线;
6、 控制电缆为KVV型电缆,与消防设备有关的控制电缆为NHKVV耐火型电缆;
八、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1、 防雷保护:
(1) 本工程按第三类防雷措施设防。
(2) 各单体屋面敷设避雷带作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至少两根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
(3) 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4) 防侧击雷:塔楼部分30m及以上每层利用建筑外围结构梁中主筋作为接闪器,并与屋面防雷引下线可靠联通。30m及以上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5) 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在下列部位装设电涌保护器(SPD):
A.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一组SPD。
B.在向重要设备(重要的计算中心、报警设备、保安监控设备、UPS电源、火灾报警设备等)供电的末端配电箱的各相母线上装设SPD。 C.对重要的信息设备、电子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订货,提出装设SPD的要求。
D.由室外引入或有室内引至室外的电力线路、信号线路、控制线路、信息线路等在其入口处的配电箱、控制箱、前端箱等的引入处装设SPD。 2、 安全措施
(1)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
(2) 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
22
(4) 在变配电室、卫生间浴室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5) 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
(6) 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及其它弱电线路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3、 接地系统:
(1) 强弱电共用联合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2) 弱电机房等弱电设备用房的接地利用大楼统一接地装置,独立设引下线,采用NHBV-1x25 PC32。
第二节 弱电部分
一、 设计依据 1、
建筑概况:
服装楼建筑面积为21660平方米,为地上多层建筑。 2、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相关的技术咨询
文件,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
4、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其它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二、 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1、 电话系统 2、 有线电视系统; 3、 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
;
三、 电话系统
1、 .本工程电话,办公场所按2对线/工位设置。
2、 .根据电话进出线的数量选用电话用户总配线架,落地安装。
3、 弱电机房电源由变电所提供两路~220V,50Hz电源,在机房经双电源自动切
换装置由在线式UPS不间断电源供给。
4、 本工程办考虑予留电话分线箱,安装在楼层每个防火分区电设备间内,线缆沿23
线槽,设备管沟由弱电机房 敷设至电话分线箱。
5、 电信机房总配线架之外的室外引入线缆由当地电信部门负责。 6、 电话布线系统穿管沿顶板暗(明)敷。
7、 电话机房设局部等电位箱,接地装置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不大
于1Ω。电话进线处的用户总配线架装设专用电涌保护器。
四、 有线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
1、 本工程予留分配器箱在每个防火分区电设备间。系统采用 独立前端系统 基本
模式,由前端设备、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支线及用户终端等组成。系统采用(860)MHz全频双向传输,用户电平要求67±4dB,图象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见有线电视概略图。
2、 有线电视前端设备设置在弱电机房内。前端箱内具体设备由有线电视服务商确
定。
3、 .用户分配网络采用 分配分支 的分配型式,主干线电缆选用 QR540JCASP ,
支线电缆选用 SYWV-75-5 ,穿镀锌钢管暗敷。
五、 数据信号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将数据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
1、 .本工程按综合配置设计实行内外网物理分开。办公部分按每个工位两组信息点
考虑;多功能厅按每 50 m2一组信息点考虑;其它场所根据需要设置一定数
量的信息点。
于多媒体信息量大的地方,则可采用光纤数据点。
2、 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及
组成。
(1) 设备设置在计算中心内。
(2) 工作区:按照需要在各活动用房、管理用房、办公室设置语音及数据通用的信息插座。末端支线采用六类UTP电缆;出线端口采用六类连接器件。(3) 水平布线:采用铜芯非屏蔽4对对绞线(UTP)按E级6类的标准布线 到楼内每个防火分区。
对特定的场所和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也可使用光缆。
(4) 主干子系统: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为一个配线区;配线设备置于设备间内,从弱电机房至设备间的主干光缆终接于相应的配线设备。
(5) 设备间:设备间设在大楼总弱电机房内,用来连接所有的分区配线间的主干缆线。
消防设计
1.1、本工程消防设备负荷等级为二级。
1.2、应急照明设计:公共走道、疏散走道、楼梯间及其前室等设计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及疏散照明系统。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时间≥90min。
管线:消防系统配线采用耐火型导线、电缆。干线,支线均暗敷在结构层内,
24
保护层厚度大于3mm,明敷设的金属线槽表面涂防火涂料。
节能设计
1、照明:照明电源及线路按三相平衡设计;使用高功率因数的镇流器,采用高效光源及灯具,荧光灯具采用T5型光源,并采用电子镇流器;在满足照度的条件下控制照明用电指标。
2、所有电气产品、照明灯具均选用节能型产品。
环保设计
1、为防止及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本工程除消防设备外所有插座回路均设置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开关,并专设PE线与总等电位体(MEB)联接。 2、带淋浴和插座的卫生间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3、电缆桥架水平敷设不低于2.5m,局部为2.2m时采用全封闭桥架保护。垂直敷设时距地1.4m以下部分加金属盖板保护,所有配电线路均穿金属管保护,并有良好接地,以防漏、触电事故的发生。 设备数量统计: 4台GCS低压柜。
多功能厅室内设计
第一章 总说明
1.1设计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841);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1990); 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1.2合肥市工业学校 合肥经贸旅游学校 体育馆工程项目建议书
1.2项目概况和设计范围 1.21位置
合肥市工业学校、经贸旅游学校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地处合肥市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交通条件。
1.22项目现状
合肥市工业学校、经贸旅游学校 服装楼 建筑面积为1002㎡,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23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的项目为合肥工业学校、经贸旅游学校服装楼多功能厅室内
装饰项目。项目范围多功能厅的室内装饰设计。 1.3设计构思:
1.3.1 打造一个活泼、流动的室内空间。
多种功能的房厅,即一个房厅有多种用途、能干多种事情。在我国,这个词于
25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社会上有了卡拉OK厅之后,在建筑方面出现较大变化,各个单位建设时,往往将会议厅改成多功能厅,兼顾报告厅、学术讨论厅、培训教室,以及视频会议厅、舞厅等。多功能厅经过合理的布置,并按所需增添各种功能
,增设相应的设备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够达到多种功能的使用目的,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广受欢迎。于是,更大的项目接踵而至,尤其现在,随着微电
技术的发展,使过去不易实现多功能的建筑成为可能。同时,许多类型的公共建筑已显示出大规模走向小规模、从单一功能走向多功能的趋势。
设计采用干净纯粹的颜色体块,材质色彩采用了简洁明了的材质,一方面整体空间显得素雅大气,另一方面也与整体建筑的色彩相协调。在整体设计理念上追求简洁大气、活泼明快,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并与建筑外观协调统一。
1.3.2 以人为本,营造出人性化的的活动空间和环境氛围。
在当前,设计的首要目标:以人为本。当人们进入到多功能厅中,本身就是一种放松与休闲。在本设计中,对于放松、休闲的空间环境的创造与把握更为重要,在这里包含了对休闲空间的深入认识和对整体概念的人性化。风格上力求端庄大方,简洁明快,为在此学习的孩子们提供一个风格现代,活泼明快的环境,体现现代教学特色。充分表达了人性化与使用功能的多元化设计理念,完美地展现出一个简约,大气,活泼的现代化学习、活动空间。
1.3.3 营造绿色、节能的学习、活动空间。
节能环保是当今设计发展的共识。如何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运动环境,值得探讨。设计所选主要材料均采用环保材料.以保证装修和使用效果,
并在未来紧跟时代. 即能满足弄能需求,又与休闲有机结合,体现出装饰的现代与美感。
第二章 平面图
2.1设计依据
2.1.1 设计依据同总说明设计依据。 2.2总平面布置:
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在明确业主的需求基础上,对总体平面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平面功能分布上把公共区域与舞台空间合理地划分,在满足多功能厅需求的同时又对人流进行了合理布置,充分利用了空间。设计中按照人体工程学和办公家具尺寸对功能区域了合理划分,整个分区即能很好满足各个部门的功能要求。同时又使各个部门能够有机地结合,合理利用了空间。
第三章 材料
3.1、室内装饰材料: 名称 地面材料 墙面材料 踢脚线 顶面材料 备部位 注 门厅 白麻花岗岩 木纹砖(陶瓷 硅钙板 灰麻花岗岩 砖) 化妆室 地砖 白色乳胶漆 拉丝不锈钢踢硅钙板 26
男更衣室 脚线 女更衣室 多功能厅 同质透芯塑木质吸音板 异性铝板 胶地板 铝格栅 化妆室 地砖 白色乳胶漆 拉丝不锈钢踢硅钙板 服装室 脚线 道具室
第四章 暖通扩初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4、《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2009年版)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
6、建筑、规划布局及功能要求、甲方的委托设计任务书以及建筑等其它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二、设计范围: 1、空调系统设计; 2、通风系统设计; 三、室、内外设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安徽 合肥)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31.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4.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6%; 2、室内设计参数 内容 夏季 冬季 名称 温度℃ 湿度% 温度℃ 湿度% 噪声dB(A) 服装展厅 26 ≯65 20 50 45 休息室 26 ≯65 20 50 45 更衣室 26 ≯65 20 50 45 化妆室 26 ≯65 20 50 45 四、空调系统:
根据本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及建筑平面布置,空调考虑舒适安全,可靠及灵活,并从使用,检修,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空调形式来满足该工程的空调要求。
对于该项目,应甲方要求空调选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组(VRV),从建筑功能和客户的实际使用角度来考虑,每层选用一至两台主机,主机按区域分别集中设置在主楼屋面。
系统配置:
1、本工程空调共采用1组VRV多联室外机组,以及一台屋顶空调机组。空调总冷负荷约为296kW,空调总热负荷约为150kW。
2、空调按楼层或功能划分系统,空调室外主机分别集中设置在西侧屋面。
27
3、应甲方要求,此次设计内容主要为服装展演中心的空调系统,考虑其为人员密度较大的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很大。新风量:服装展演中心 12m3/h.人。
4、更衣室、化妆室等房间分别采用四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使用独立控制器。各功能房间均可独立控制。
5、空调冷媒立管分别设置在各自的空调管井内,分别与各层的空调室内机相连。各层空调冷凝水分段就近排放至卫生间地漏口。 五、通风设计:
1、建筑平面布置,重视有利自然通风因素,利用庭院,优先考虑可利用的春秋季风向,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地上无窗房间采用换气次数的方法进行排风。其中放映室根据700m3/台弧光灯计,更衣室以全面换气次数2次/小计,于屋顶设排风机集中排放。 六、防排烟设计(消防专篇):
1、地上有可开启外窗的房间、走廊及楼梯间均采用自然排烟。 七、节能(节能专篇):
1、所有空调机组均采用高能效比的产品。空调机组制冷性能系数【IPLV(C)】在名义工况下不低于《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表6.5.10的规定。
2、空调、屋顶空调机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
3、准备室、更衣室、化妆室、表演中心等功能房间均可独立控制,以达到最优化工况节能运行。
4、采用VRV变频(容量)空调系统,可根据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室外主机容量,减少耗电量。
6、VRV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内外机的容量配置符合“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
的有关要求。 八、环保专篇:
1、所有动力设备尽量采用低噪声节能型设备,并考虑消声,隔振措施。 2、空调器管进出口设软接头,风管进出口设非燃型软接头。 3、风机进、出口均设防火帆布软接头。吊装风机均设有减振吊架。 4、风机进出口连接的风管上均采取消声措施,尽量避免风机开启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九、管材及保温:
1、风管:
空调通风风管:采用复合风管制作。 2、VRV采用铜管焊接。 3、保温材料:
1).水管、风管及铜管均采用难燃(B1级) 闭孔橡塑发泡材料保温。 2). 冷媒配管及冷媒分歧接头外侧采用保温绝热处理,冷媒分歧管的绝热采用聚苯EPP保温套同现场的隔热材料进行缠绕处理,冷媒配管的绝热用发泡橡塑套管保温,保温管接头处用扎带缠绕,保温厚度为20mm。 3). 凝水管:冷凝水管保温采用橡塑发泡材料,保温厚度为12mm。 4). 空调风管:空调风管保温采用橡塑发泡材料,保温厚度为25mm。 十、主要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QL=240kw QR=252w 1 屋顶式空调器 6ERM2400 L=45500CMH,机1 台 外静压450Pa,功率:97KW 28
QL=61.6kw QR=69.5kw 2 直流变频多联机室外机 MDS220CR5 L=12000CMHa, 1 台 功率:12.1KW;11.9KW L=3543CMH 3 混流式排风机 HL3-2A 5.5A P=165Pa 1 台 N=0.75kw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