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数学 李萍
数与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抓好了计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计算,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都不太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计算就是不断的做题,而我们以往的计算教学常常是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习题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本学期在计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 以教材为介
新版的教材在计算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改变了旧教材在计算教学内容的展现就是出示一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新版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一个计算教学都结合一个情境来展现,这样改变了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充满了生机,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材的使用上我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即直接运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及信息进行教学,这样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及目标。第二将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改,即一种是只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和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只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自己找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这样不仅
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改变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学生身边的信息及问题,这样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是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以自学为先
华罗庚说过:“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新课程理念也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自学上我是这样做的,一种是课前预习,课前给孩子出示预习小提示,让学生根据预习小提示上的要求进行自学。(课的预习提示是1、读书并完成相关的练习。 2、思考这个例题学习的是什么内容?3、举例子说明这样的题怎么算为什么这么算?(可以利用小棒、计数器以图式结合的形式讲解。) 4、找出几道类似的式子计算出来。 5、总结计算方法。 6、比较本节课学习内容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7、提出一个新问题。(可以是疑惑也可以是知识的延伸)现在对于口算及笔算学习学生就会根据这样的要求进行课前预习。一种是课上自学,课上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看书学习,找出这节课要学习的是哪方面的知识,这样的题应该怎么做并举例子来说明,你有什么疑问,总结出这一类型题的计算方法及应注意什么,比较这一类型题与以前学习的类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种自学方式可以避免一些孩子回家预习不预习或应付的现象。
三、已合作解惑为主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数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爱迪生式的个人独创,也许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创造方式的主流,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在计算教学中我主要实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合作学习的。一是学生课前预习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及困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将小组结果进行集体综合后进行小组汇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课前预习的内容,在小组的帮助下使预习不完整的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完善。一种是课上独立自学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先让每个孩子对于所学习的内容都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将知识进一步完善,避免有些学生不思考光听别的学生说。最后,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一名学生负责寻找信息及问题,一名同学负责解决问题,一名同学负责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名学生负责记录,在汇报的过程中如果有遗漏小组内互相补充,最后由组长对这一类型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请其他小组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请其他小组帮组解决遇到的困惑。小组内分工明确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层次低的孩子负责记录,这样避免了小组内只有好学生说,层次低的孩子觉得自己无从下手的现象。 四、以教师点拨为辅
教师是这一切学习活动发生的组织者,无论是学习小组的建设、培训和使用,还是保障课堂学习过程的顺利进展,都需要教师发挥显性或者隐性的组织作用.没有教师的组织,就不可能有真正有序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我们的课堂,看似很活、很乱,实际它活而有度、乱而有序.不管课堂多激烈,要我们教师巧妙地调控课堂的走向,绝不能太多地偏离目标,以此保证课堂的进程如约完成.这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就是“拨云见日”,帮助学生恍然大悟,掌握规律,启迪智慧,发展智能。我主要实在一下情况下进行点拨,一是在学习新知关键之处点拨。因为知识内容的关键处是学生学
习、理解、掌握知识的最重要之处,是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在这些关键处适时进行点拨,有益于重、难点的问题的突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理解的透,掌握的牢。二是在学生争议之处点拨。因为在探求新知识
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结论、实验的结果有争议.这时针对学生争议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给予正确地解释,或启发学生按照正确地思路、方法、步骤进一步探讨,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三是在学生疑惑之处点拨。因为在探求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肤浅,有时困惑,从而感到疑惑不解,厌倦困顿.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点拨指导,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度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排除疑难解决困惑.
五、以发展能力为极
在学习新知识后我以随堂检测的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检测中有基础部分及提升部分,检测以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对于口算教学,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并口头解答。一种是笔算教学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检测。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先让学生之间进行讲解,有困难时教师再进行讲解,最后再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进行反馈。
以上就是结合我校的“五以”教学模式我在计算教学中的点点做法,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完善。
“提升地区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之 “五以思想”
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成果表 2015.7.5
教师姓名 研究专题 以 教 材 为 介 以 自 五 学 为 以 先 李萍 计算教学 1、直接运用教材:即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教学。 2、将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改:(1)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及信息,让学生 自己提出问题。(2)根据教学内容将信息改成学生身边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自学分为课前预习与课上预习 1、读书并完成相关的练习。 2、思考这个例题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3、举例子说明这样的题怎么算为什么这么算?(可以利用小棒、计数器以图式结合的形式讲解。) 4、找出几道类似的式子计算出来。 5、总结计算方法。 6、比较本节课学习内容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7、提出一个新问题。(可以是疑惑也可以是知识的延伸) 学科 数学 中 年段(低、中、高) 思 想 课 堂 操 作 以 合 作 探 究 为 主 自学后小组合作学习或遇到困难后合作学习 1、读:找题中的信息及问题(小组内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 2、算:汇报计算过程及方法。 3、写:记录同学的汇报结果 4、总结:总结出这类题的计算方法,及提醒其他小组应注意什么,并请其他小组突出不同的见解或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遇到的困惑(由小组长负责) 注释:小组同学汇报时如有不同的算法或遗漏小组内可以互相补充。 以 教 师 点 拨 为 辅 以 能 力 提 升 为 极 1、 在学习新知关键之处点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 2、在学生争议之处点拨。 3、在学生疑惑之处点拨。 1、以小组为单位生生互测(小组之间进行挑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互相出题进行挑战)。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检测(学习完新知识后,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对全班学生进行随堂检测,检测分基础部分及提升部分,如小数加减法中的课堂检测的基础部分是0.3+1.4 2.4-1.5 提升部分是3+0.4 3.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