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以“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为主题,包含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4篇课文,以及“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分别介绍了盘古、精卫、普罗米修斯以及女娲这些人物形象。这些神话故事情节离奇动人,想象丰富,富有魅力。本单元的习作是“我和______过一天”,写写和神话故事或书中的人物过一天的情景,在叙述中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语文园地”通过交流、识记、背诵,积累生字、成语、古诗,并感受神话故事中想象的神奇。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本文通过介绍盘古开天地并把盘古开天地 2 教学要点 自己化成天地间万物的故事,体现出盘古的无私和伟大。 这是一篇古文,讲述了精卫鸟1. 会写32个生字,会认31个生字,读准2精卫填海 2 填海的故事,体现了它坚持不懈的精神。 文章通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让人类脱离苦海而“盗”取火个多音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普罗米修斯 2 种,结果受到惩罚,最后被救3. 把握人物形象,并受到感染。 出的故事,体现出普罗米修斯4. 体会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 的善良及他对人类的爱。 女娲补天 1 本文讲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体现出女娲的善良与博爱。 1.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丰富习作 1 我和______过一天 的想象,写一个故事。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写具体。 2. 学会抓住题眼,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1. 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单元的几篇神话,了解神话特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古人借助神话表达的愿望。 2.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途径地识1.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2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2. 很久很久以前 字,积累识字经验。认识“圃、卉、蕾”等10个生字。 3. 读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和相应的神话人物或故事联系起来。 4. 能够找到几个句子的共同点,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与相关的神话故事联系起来。 5. 阅读《嫦娥》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并背诵这首诗。 6. 感受神话的无穷魅力。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12盘古开天地
1.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会认“隆、肢”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黑乎乎、翻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1.字词教学
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本课的生字大部分笔画较多,识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集中识记生字;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生字进行识记,如编顺口溜、记形声字等。 2.阅读理解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故事性很强。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情节之瑰奇,想象之丰富。 3.表达应用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我认为……很神奇,因为……”的格式补充句子,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高表达能力。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查阅资料书认读、理解生字词。 (2)再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隆、肢”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黑乎乎、翻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记忆最深的神话故事是哪个?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讲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2.什么是神话故事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交流谈认识,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一看吧。 (板书: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讲故事,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易读错、写错的字。
翻 劈 缓 浊 丈 撑 竭 累 血 液 奔 茂 滋
学生交流易错点。
预设:“缓”读“huǎn”,不要读成“nuǎn”;右边不要错写成“爱”。“累”下面部分容易错写成“系”,书写时要注意。“血液”的“血”读“xuè”,不能读成“xiě”。
3.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 4.指名读课文,教师评价学生读书的情况。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的生字较多,教师引导集中识记生字与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相结合,夯实字词基础,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师引导:要把握课文内容,我们就要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边读边概括,语言要简练。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读课文,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课文。可以同桌讨论完成表格,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起因:宇宙混沌一片。
经过:盘古用自己的身体把天地分开。
结果:盘古倒下,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美丽的世界诞生了。 设计意图:
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主要内容。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哟!
学生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老师也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讲故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准备。
二、研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读完课文,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并交流。 2.老师带领学生研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2~3自然段。
①大声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盘古开天地的紧迫感,读出感情。
②教师指导朗读:要想读出感情,就要注意语速的快慢,注意抓住重点词语。重点词语要重读,如“黑乎乎”“翻身坐了起来”“劈过去”等词语要读得略快一些,“轻而清”“重而浊”等词语,要读出惊喜的情感。
③引导学生分析天地形成的过程,通过“宇宙混沌一片”“把天地分开”“盘古身体随着天地长高”这些词句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丰富。
(2)重点研读课文第5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我们创造了多么美丽的世界。 ②学生根据课文描述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世界。 ③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3)我们看到了盘古做出的贡献。那么,谁来说一说,盘古是个怎样的人? 生通读课文,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
(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课件出示: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学生读这段话,理清楚盘古的身体部位都变成了什么,并在全班汇报。
预设: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万物,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也赞美了盘古为开天辟地而勇敢献身的精神。
(板书:雄伟高大,勇于献身) (5)文章中的哪些情节让你感到神奇?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精读课文,了解盘古的变化,把握盘古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他们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拓展延伸
我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有很多,收集或听爸爸妈妈讲神话故事或传说,并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搜集或听神话故事、传说,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和传说的兴趣,令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想象丰富,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讲神话故事,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人物形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读为主,在读中把握内容,培养语感。
阅读、朗读贯穿教学设计的主体环节。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识记生字词。然后以小组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等方式,进一步扫清学生的字词障碍,令他们读顺课文。再在反复的、有针对性的自由朗读课文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学语言,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开阔视野,激起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在“激趣导入”环节,我鼓励学生分享已知的神话故事;在“拓展延伸”的环节,我要求学生多渠道收集更多神话故事并分享。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令学生充分感受神话的魅力,激起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普罗米修斯》
品味语言 走进心灵 ——《普罗米修斯》文本细读
一、
与文本对话,确定教学目标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他同众神之王宙斯及其对人类的统治霸权发起挑战。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普罗米修斯》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课文以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叙述上,作者有意白,如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这人以想象的空间,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篇训练语言、发展思维的好课例。
二、
与编者对话,确定教学重点
事有所了解,知米修斯被折磨了“无火—盗火—识地留下一些空些空白的存在给提供了资源,是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
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三、
与学生对话,确定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神话故事兴趣浓厚,尤其对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独钟。电视剧《西游记》中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三年级课文《哪吒闹海》中顽皮、可爱、为民着想的哪吒都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英雄。对这类课文的学习,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悟探究。
四、
教学策略的选择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语文是感性的,感性的语文必须用感性的方式去学习。”所以,我们选择选择了用感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性地去学习。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整合图、文等各种资源,采用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
读中想象,对比思考,感悟“造福”
古人云,看一个人要“闻其言,观其行,察其色”。全文以“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不会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普罗米修斯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层层深入。
为什么说拿取火种是在造福人类呢?课文1、2自然段,有两个相反的画面说明了拿取火种确确实实是在造福人类。一是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二是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通过读中想象,感悟没有火的日子是黑暗的,寒冷的,悲惨的。而有了火的日子是美好的,温
暖的,幸福的。从而解读“造福”的含义。 2、
整合图文,创设情境,感悟“痛苦”
感性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本来自由自在的天神如今却被所在高加索山上,不能动弹,不能休息,风吹雨淋,宙斯为了让他丝毫动弹不得,还在他的胸口定了一枚金刚石的钉子。并让一只有着尖利嘴巴的鹫鹰一小
口一小口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万年。 在朗读与感悟中感悟了“锁”之悲和“啄”之痛。 3、
反复朗读,声色渲染,感悟“坚定”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普罗米修斯忍受残酷又漫长的痛苦呢?是他对人类无私的爱。对人类的爱使他无比坚定,这坚定的诺言在他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时候响起过——“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在他被狂风暴雨无情吹打的时候响起过——“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在他被恶鹰啄食肝脏生不如死的时候响起过——“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不需要再用眼睛看这些文字,相信这些文字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一万年过去了,两万年过去了,三万年过去了,这声音不但没有减弱,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坚定地回响在茫茫的天地之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响彻百年、响彻千年,响彻万年的不仅是普罗米修斯那坚定的回答,更是他对人类那无私的——爱!坚贞的——爱!博大的——爱。普罗米修斯给我们的何止是火?更是他的一颗——爱心。 附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神话故事,其题材来源于埃斯库罗斯的杰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可以说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的故事梗概,因此,整篇课文言简而意丰课文的第1、2自然段通过对比的手法,分别讲述了人类没火时和有火后的悲惨与幸福,为普罗米修斯忍受宙斯的惩罚奠定了情感基础课文在第3至8自然段,花了很多笔墨来描绘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惩罚,突出普罗米修斯的痛苦,从而,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分析比较,掌握“气急败坏、愤愤不平”的意思,了解两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及用法 4让学生读语言文字,发挥想象,感知人类没火时的痛苦和有火时的幸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5初步感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朗读等手段,感受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归纳主要内容、读文想象画面、品味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初识揣摩人物内心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
二、欣赏图片,弄清神话故事的一般特点
(一)课件呈现《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故事图片,学生抢答故事名称。
(二)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
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虚构的,是人们通过想象与幻想编造出来的。 (三)导入新课
1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流传着很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
2示范“修”字的书写
三、词块教学,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人物
1生说主要人物,课件呈现天神名字。 2个别读、齐读神名 (二)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
1课件出示“气急败坏”“愤愤不平”
2这是课文中的两个成语,你能有感情地读读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形容人物心情的词语)
3在课文中,这两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4总结:两个成语都有生气的意思,但气急败坏却有批评宙斯的意思,而愤愤不平里包含着对大力神的赞美。
(三)这五个神中你最敬佩的是哪个神?为什么?引导概括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听其言,观其行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普罗米修斯,去细细品味他的伟大之处。 品味人物我们往往听其言,观其行。面对宙斯的惩罚,面对火神的好心劝告,普罗米修斯的一席话可谓是铿锵有力,荡气回肠。让我们一起认真地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听听他究竟说了什么。(P1)
解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A、没有火的日子 1、
普罗米修斯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这是个反问句,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对
比句子,体会反问语气的坚定、强烈。(P2)
2、
你知道造福是什么意思吗?(造福:创造幸福) 文章中所说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
指的是什么事情?(拿取火种)
3、
为什么说拿取火种是在造福人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2自然段,找到两个相反的
画面说明拿取火种确确实实是在造福人类,把它画下来。谁愿意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P3)。
4、 刚才你把“生的东西”的“生”读的很重,为什么?引导想象吃生的东西画面。生的东
西看上去很可怕,味道怎么样?今天吃生的,明天呢?今年吃生的,明年呢?一百年前吃生的,一百年后呢?
5、 6、 7、 8、
展开想象,人类没有火,还会有哪些痛苦? 这样的日子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悲惨)
把这样的感受,把刚才的种种想象带进去,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句话。
同学们,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过着如此痛苦,如此悲惨的生活,他的心里一定感到—
—(十分难过、十分焦急、十分担忧)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个画面。
B、有了火的日子
1、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拿取了火种送给人类,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幕。指名读第二句。
2、你仿佛看到了人类在用火做什么?(烧熟食物、驱寒取暖、驱赶野兽)这段话结尾的省略号意味着什么?只要你愿意想象你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画面。比如,你还看到——
3、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给人类带来了火种但带来的仅仅是火种吗?分明是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光明、幸福) 这切切实实就是在造福人类。
4、而宙斯却要拿走它,宙斯要拿走的仅仅是火种吗?分明是——
5、所以面对宙斯的惩罚普罗米修斯的一席话说的如此铿锵有力,荡气回肠。(齐读) 解读“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 1、
普罗米修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默读课文6、7、8自然段,画出普罗米修斯究
竟承受了那些痛苦。
2、
尽管我们很不愿意,但是我们还是得把它找出来。谁愿意说说你找到的?你能将这两段
文字读成两个字吗?(锁、啄)
A、想像“锁”之悲
1、 展开想象,尽管我们很不情愿,但是我相信,当这段文字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一个被锁的普罗米修斯也一定出现在了你眼前。用心读一读,这是怎样的锁啊?(P3)
(带着铁环、死死地锁、不能动弹、不能睡觉、风吹雨淋)
2、本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一位天神,现在却过着这样的日子——
3、你们知道吗?宙斯为了死死的锁住普罗米修斯的身体,还在他的胸口钉了一颗金刚石钉子,使他动弹不得。此刻的普罗米修斯既不能——也不能——(练习说话:既不能——也不能——)
4、高加索山许多山峰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气候寒冷。听,你仿佛还看到了怎样的普罗米修斯?此时的普罗米修斯既不能——也不能——
5、就是这样死死地锁,就是这样的风吹雨淋,就是这样的饥寒交迫,就是这样的困顿交加,这位曾经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天神如今却——(齐读)
6、宙斯锁住了什么?他锁不住的又是什么呢?(普罗米修斯爱人类的心) 7、是啊,所以普罗米修斯就是不肯屈服,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诺言—— B、感受“啄”之痛
1、 狠心的宙斯又使出了更为残酷的惩罚,来看看这是怎样的啄啊?(P4)如此血腥的场面就这样定格在我们眼前,哪些字眼儿刺痛了你的心?(尖利、啄食肝脏、没有尽头)
2、这就是有着尖利嘴巴的鹫鹰,它是一种怎样的鸟儿?(图片:鹫鹰)
3、就是这样一只鸟,发挥想象,这会是怎样的啄啊?(啄开肚子,啄完整个肝脏,可能要一百下一千下,这样的痛苦只有一次吗?白天吃完黑夜又长出来,第二天又要忍受痛苦,这样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
4、这是怎样一种痛苦?(撕心裂肺、痛彻心扉、永无止境、难以忍受……)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让我们痛彻心扉的句子。
6、就是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屈服了吗?他始终坚守着自己诺言—— C、痛苦漫长
1、文中还有一句话揭示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是无比漫长的,哪一句?(P5)
2、这里的许多年来是多少年,你知道吗?(三万年) (P6:变许多年为三万年)让我们郑重的拿起笔将课文中的许多改为三万。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体会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P7)
3、这是怎样的一个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
4、痛苦是如此残酷又如此漫长,但是坚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始终坚守着那句诺言—— 解读“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
为什么他不这样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不会承认错误,归还
火种。”(“决”和“更”,体现坚定。)
2、
用心读读,在普罗米修斯看来,承认错误和归还火种哪一个更重要?(火种)一旦归还火
种,那人类……
3、
所以,面对火神的劝告,面对宙斯的惩罚,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
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4、
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普罗米修斯?(坚定执着)
二、升华情感
1、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普罗米修斯忍受残酷又漫长的痛苦呢?(对人类的爱)
2、是啊,对人类的爱使他无比坚定,这坚定的诺言在他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时候响起过—— 在他被狂风暴雨无情吹打的时候响起过—— 在他被恶鹰啄食肝脏生不如死的时候响起过——
不需要再用眼睛看这些文字,我相信这些文字已深深地印在你的心上,一万年过去了,两万年过去了,三万年过去了,这声音不但没有减弱,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坚定地回响在茫茫的天地之间——
3、响彻百年、响彻千年,响彻万年的不仅是普罗米修斯那坚定的回答,更是他对人类那无私的——爱!坚贞的——爱!博大的——爱。普罗米修斯给我们的何止是火?更是他的一颗——爱心。
4、三万年后,宙斯的儿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爱的化身。法国人彭沙尔曾经说过——(P8: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其实,真正解救普罗米修斯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让我们永远牢记这样一条宇宙法则—— 让我们把普罗米修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磨难写下的这一条宇宙法则牢记在心上——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 拿取火种 造福人类 忍受痛苦 爱 获得自由
教学反思
直面语言 直指心灵 ——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讲完之后,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凝重的脸,我知道他们是被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无私与不屈所震撼了。出了阶梯教室,高秋英老师告诉我,她们班的几个孩子说上完课很想哭。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堂课在品味文本语言、感悟人物心灵上是比较成功的。
直面语言,想象画面
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的。这篇文章语言简洁,但背后蕴含的意思并不简单。直面语言,通过语言想象画面,是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策略。
用心品读,发现文本有大量的“留白”,面对这些语言的“留白”,我做了两件事:1、揣摩言语动机,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课文伊始用了很少的笔墨写了人类没有火和人类有了火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这样写?这是普罗米修斯造福人类的壮举,也是普罗米修斯承受痛苦的原因。2、揣摩语词意味。比如:第一句话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生的东西”究竟是生的什么东西?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想象开来:生的东西很可能是生的
野兽的肉,看起来鲜血淋淋,吃起来血腥味儿很浓,难以下咽。再比如,学生围绕“啄”想象出的情景:凶恶的鹫鹰啄开肚皮,用尖利的嘴巴一口一口地啄食肝脏,可能要几百下,甚至上千下。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生不如死、难以忍受、痛彻心扉”等词语自然地从他们心底飞出来。 直指心灵,体会情感
在语言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普罗米修斯的情感。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人物的心理世界。如: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普罗米修斯心情如何?有了火,心里又做何感想?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承受了痛苦而又漫长的痛苦?穿透语言文字直指主人公的心灵,“普罗米修斯给人类的仅仅是火种吗?”引来学生自然流出的回答:“他善良的心、他爱人类的心。”走进了普罗米修斯的心灵。 思考: 1、
张羽校长说:神话故事中的神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毕竟是有区别的,教学这样的神话故
事可以把重点放在写法教学上。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神有其人所不能的力量,把他当做人物去品味、去解读显然是不合适的。神话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这是我以后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
现在我们一直在倡导“生本教育”。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可由于教师的预设过于精心,每
一步都在牵着学生走。怎么创设既属于学生又能实现精心预设的课堂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
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包含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就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调动不同感官来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变化。本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写一写你在认真观察后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及变化。叙述时要做到语言精练。“语文园地”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通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的不同;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积累有关气候的谚语。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后两句写夜晚的景色。《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并借古诗三首 3 教学要点 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雪梅》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1. 会认22个生字,读准“降、曲”2个多音字,会写4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3. 背诵古诗,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4. 学习认真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结果准确地表达出来。 爬山虎 的脚 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2 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让读者了解了爬山虎的习性。 蟋蟀的 2 本文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住宅 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1. 懂得正确的用眼方法,爱护自己的眼口语 交际 睛。 1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2. 在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音量,避免打扰到别人;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1. 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习作 2 写观察日记 2. 培养观察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善于发现新事物。 3.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试着写观察日记。 1.学习怎样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2.了解不同动物的家的叫法。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3.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气候的谚语。
9古诗三首
1.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暮、吟”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3.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5.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难点
1.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7个,会写的字有13个。这些生字分散在三首诗中,教学生字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认清字形,弄懂字义。注意围绕生字的字形特点、结构特点、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如:“费”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宽,“贝”顿点要有力。“阁”是半包围结构,是一个形声字,可组词“阁楼”。在教学生字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 2.在读中理解
本课三首诗歌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把朗读放在首位,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解析重点词语,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3.发挥想象
诗歌短小精悍,往往用很少的字就能传达丰富的意思。这三首诗都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在学习这三首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读诗,琢磨关键词的意思,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同时,品味每句诗的意思,琢磨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写的字要会组词,会认的字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搜集三位诗人的相关资料。
(3)熟读这三首古诗,弄懂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弄懂诗歌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暮江吟》
课时目标
1.认识“暮、瑟”这两个生字,会写“暮、吟”两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暮江吟》这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诗人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一、话题导入,引入诗题
1.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首诗《暮江吟》,去感受一下诗歌的魅力。(板书:暮江吟)
2.作者简介。
同学们,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白居易呢? 生结合自己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师从“简洁、全面”等角度进行评价。 课件出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3.认清字形,注意会写字的写法。
“瑟”是平舌音。“暮”字上下宜紧凑,“艹”的横要平直。“吟”字“口”小偏上,“今”撇捺伸展。
设计这个环节,既能让学生对诗歌感兴趣,又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概括能力和字词认读情况。
二、诗歌朗读指导
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的音频,学生仔细听朗读。 2.学生结合注释,读通全诗,大致了解全诗的意思。
3.诵读全诗。
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现在,请同学们划一划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生读诗,并划分节奏,师巡回指导。指名朗读,通过朗读展现古诗的朗读节奏,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提示:在划分诗歌节奏时,我们应注意:固定的词语不能分开,意思关联紧密的地方不能分开。)
课件出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朗读指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详细描写夕阳下江面的颜色,体现出诗人观察之细致,心情之闲适,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把这种闲适的心情表现出来。后两句是特写,写出了九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样子,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之情体现出来。
设计意图: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诗歌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诵读能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三、品味诗歌
1.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我们从这个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课件出示:
暮江吟
暮:日暮,黄昏时分。点明了时间。 江:点明了地点。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2.找景物。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生找答案,并汇报,师总结并板书:残阳、江、露、月。 3.品诗句。
(1)诗人笔下的景物为什么这么吸引人?这和诗人的用词分不开。我们来看第一句: 课件出示: 一道残阳铺水中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诗,看看诗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生读诗,找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字。学生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找到“铺”字。
师:“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生思考,师从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引导。
师总结:“铺”是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贴着水面斜射的场景,非常平缓柔和,给人以亲切、闲适之感。而其他词语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意境。(板书:闲适亲切)
(2)读第二句诗,思考: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读诗,思考问题,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师及时作出评价。 课件出示: 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总结:这句话写出了夕阳下江水的颜色,奇幻、美妙,令人称奇。
(3)课件出示第三句诗,学生读诗句,思考:“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件出示: 可怜九月初三夜 生思考,并在全班汇报。
师总结:“可怜”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那么,哪些景物让诗人觉得可爱呢?我们看看下一句:
课件出示: 露似真珠月似弓
(4)思考:怎样的露珠、月亮让诗人觉得可爱呢? (板书:露珠——真珠 月——弓)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点明了露珠和月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5)在诗人眼里,残阳、江水、露珠、明月是那样美。这些景物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传神的笔墨,把这些常见的景物描写得生动、优美、迷人,其中还蕴含着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真不愧是千古名作!
设计意图:
先从题目入手,紧接着抓住重点诗句来品味诗中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1.品读这首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拿起笔,把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2.在学过的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描写的景色?把诗背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吧。
第2课时 《题西林壁》
课时目标
1.会认“缘”这1个生字,会写“题、侧、峰、庐、缘”这5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这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4.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一、揭示诗题,读题解字
1.板书题目:题西林壁。
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读题目,并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先请其他学生做出评价,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式评价,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
课件出示:
题西林壁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 壁:墙壁。
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2.作者简介。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诗人苏轼,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苏轼? 生展现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苏轼的生平。 课件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传世。
设计意图: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介绍作者的生平,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
二、通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学字词,把诗读通、读顺。
教师指导:“题”平捺长伸,托住上部“页”;“侧”左窄右宽,“贝”的点不宜过长;“峰”左窄短,右宽长;“庐”两撇基本平行,上下两点对应;“缘”左窄右宽,右部撇由上到下渐长。
2.生自由朗读全诗。
3.指名读,教师及时评价,对朗读进行指导:读之前先划分朗读节奏,朗读的速度要稍放慢,读出韵味,读出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如:读“侧成峰”的时候,节奏要放慢,声调要跟着降低,这样就会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请同学们读后面的几句。
课件出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指名读、齐读。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把握诗歌的内容,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深入感悟
1.读第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1.哪两个字体现出了观察角度的不同? 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读诗,思考问题,并向全班汇报。师及时评价并总结:从“横”“侧”两个字可以看出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板书:横——岭侧——峰)
2.读第二句,说说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生读诗,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总结:这一句是从远、近的角度观察的。
(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3.学完前两句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解惑。
4.读后两句诗。请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为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一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用规定的句式回答问题。 预设:之所以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设计意图:
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诗的意思,从观察角度入手,感悟观察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从两方面入手来了解诗歌,达到对诗歌由浅到深的认识。加深印象,使训练目标落实到位。
四、拓展延伸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置身山外,站在更高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观察,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2.那么,做人方面,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生各抒己见,师进行引导。 课件出示:
我们看人要全面,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一样。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 生回忆并回答,师及时引导并作出评价。 (板书:人生哲理) 设计意图: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3课时 《雪梅》
课时目标
1.认识“骚、逊、输”这3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降、阁、费、须、逊、输”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一、激趣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美不美?梅花和雪花都在寒冬绽放,它们互相映衬,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是今天,它们却起了争执。它们在争执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去看个究竟。(板书:雪梅)
2.作者简介。
关于诗人卢钺,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生介绍诗人。 课件出示:
卢钺:南宋诗人,自号梅坡。代表作有《雪梅》两首。 设计意图:
用图片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多音字和会写字的写法。 课件出示: 降xiánɡ(投降) jiànɡ(降落)
逊:半包围结构,可组词“逊色”。
输: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布局紧凑,撇、捺舒展。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3.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并划分出节奏。 课件出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4.生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背诵。 设计意图:
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多读,能让学生正确把握节奏,有助于熟读成诵,为理解诗意打好了基础。
三、品味诗歌
1.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根据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默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除了注释的重点词语,我们还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理解意思。
生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畅所欲言,师进行引导。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说得不准确的同学要及时纠正。 3.课件出示全诗翻译,学生对照全诗翻译纠正自己理解不准确的地方。 课件出示: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让诗人难以评议梅和雪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4.悟道理。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样的优缺点? 生读诗,回答问题。师总结。 课件出示:
梅花和雪花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从后面两句诗可以看出来:梅花香,却没有雪的洁白;雪花洁白,却没有梅花的香气。
(2)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课件出示:
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重新来读这首诗。
师生共同朗读这首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体会诗句蕴含的道理,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其他有关梅或雪的古诗。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增加文化积累,拓宽知识面。
本文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景物的诗,通过景物描写,或表达诗人闲适的心情,或蕴含丰富的哲理。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展示精美的图片,或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二、自主学习。
在诗歌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观察字形,再通过查阅工具书、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弄清读音和意思。这样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读促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诗歌虽然短小,但内容精悍,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我将朗读训练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划分诗句节奏、读出重音与轻音、把握语气的急促与舒缓等,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培养良好的语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