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中药治疗消渴病

2023-10-21 来源:我们爱旅游
中医中药治疗消渴病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药治疗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重在整体调节,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明显,生活质量提高显著。只要用药准确,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比较安全。中药降血糖作用缓慢,但可以同时降低血脂。我们应当认识到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论病情轻重,单纯甚至盲目地追求一种治疗方法都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有时还会耽误治疗,带来不良后果。因此,专家一致认为,中西医联手,“降”、“调”结合才能优势互补。 一、糖尿病久病入络

络脉是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枢纽和通路,络脉气机通畅,络道无阻,才能维持其生理功能。若邪气犯络,造成络气郁滞,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都会影响络中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而产生络脉阻滞的病理变化。《临证指南医案》中云:“久病入血”、“久病在络”,说明邪气久羁,必然由气及血,伤及血络,而成络病。吴以岭教授提出“脉络-血管系统”同一性和“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糖尿病早期存在络滞,随着病程的发展,络气不畅可导致络血瘀滞,最终导致络脉的瘀闭和损伤,临床上就表现为糖尿病各种神经血管并发症。周水平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结合络病理论,提出络脉与微循环功能和结构具有一致性。 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主要有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病的4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失明和视力残疾的第一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糖尿病时已有15%)。因此,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中,舌络、尺肤汗、夜尿对提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病情的虚实严重情况有重要意义,进而可指导络药的应用。舌下脉络若充盈或迂曲,甚则成片,常见于实证,为痰或瘀血内阻,应用活血通络之药;若脉络塌陷、细短,则为虚证,多为气血阴阳不足,可用补益通络之法;舌下络脉色红,提示病情轻或为寒证,若脉色发紫,提示病情较重或热重。若出现瘀点或瘀斑,则病情甚,可用虫类药,以加强通络之功效。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尺肤有汗是气阴两虚阶段具有较高特异性的临床体征,一般代表糖尿病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其病理基础为糖尿病自主神经损伤,治疗时可用藤类络药以疏通经络。夜尿多是糖尿病阴阳两虚阶段的临床体征之一,一般代表糖尿病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久病常常伴有瘀血阻络证,治疗应以补肾活血通络为主,并适当运用收涩之法。 二、中医治疗注意活血化淤

1、阴虚燥热型 患者往往口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急躁易怒,怕热心烦,舌红苔少。应予以玉女煎、消渴方加减滋阴清热。

2、气阴两虚型 患者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渐瘦,腰膝酸软,小便多泡沫,舌黯淡或有淤点淤斑,可用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益气养阴。

3、阴阳两虚型 患者怕冷,面色苍白,耳鸣腰酸,时有潮热盗汗,四肢凉,阳痿早泄,舌体胖,苔薄白或白腻。可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加减调补阴阳。

三、适当选用中药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

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中医将一般糖尿病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

1、阴虚燥热(见于糖尿病的早期)

表现为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

选用一贯煎加味(生地30克,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黄连10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 方药

1.1.(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处方:天花粉、葛根各30克,生地黄、麦冬各15克,黄芩10克,五味子6克,山药、石斛各20克。水煎服。

1. 2. 中成药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1. 3.单方验方

(1)(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白参10克,粳米20克,甘草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气阴两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

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

选用生脉散加味(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30克,生黄芪30克,苍术10克,玄参15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 方药

2.1.(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麦冬、生地黄、玄参各15克,石膏、天花粉各30克,黄连、栀子、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若大便干结者,可合调胃承气汤。 2.2、单方验方 (1)参黄降糖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服。 (2)萝卜汁(来春茂《新中医》1987.8)

处方:红皮白肉萝卜,捣碎榨取汁,每日服100一150毫升,早晚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

(3)(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党参3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黄连9克,阿胶9克(溶化),白芍15克,天花粉10克,山药15克,黄精15克,何首乌15克,麦冬9克,地骨皮9克,鸡子黄2枚。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阴阳两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

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

选用金匮肾气丸(肉桂10克,附子10克,生地10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泽泄10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治疗两个月左右,血糖控制满意者则继续用中药,不满意者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方药

3.1.《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山药20克,山茱萸、生地黄各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9克,枸杞子12克,五味子6克,天花粉30克。水煎服。 若阴损及阳,肾阳亦虚者,可加熟附子10克,肉桂5克,菟丝子、巴戟天各12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20克。

以上各型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加丹参20克,桃仁、红花各10克。 四、消渴病的并发症辩治

1、痈疽红肿 疼痛溃烂、久不收口,甚至高热、脉数、舌红。治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若便秘加知母、大黄、栀子并结合治疗消渴本证。

2、心悸失眠 心悸不宁,睡眠不安,若兼心烦意乱,胸中烦热,治宜滋阴降火,用三子养阴汤(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甘菊、生地、川连、酸枣仁、柏子仁)。若兼口干舌燥,皮肤生疮,便秘尿赤,治宜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用天王补心丹(中成药)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3、心痛胸闷 若经多方检查确定为糖尿病伴发冠心病,即按冠心病治疗,常用苏合香丸,复方丹参丸,麝香救心丸(中成药)。 1、肢体麻木 常见的老年糖尿病伴发神经炎,证见肌肉削瘦,肢端发麻或麻木不仁,行步不稳,舌瘀苔微黄,脉沉细。治宜活血通络,养血祛风。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鸡血藤、络石藤、忍冬 藤、钩藤、活血藤(四物五藤汤)。 4、白内障 为老年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出现视物不清,耳鸣耳聋,腰酸乏力,脉沉而弱,舌瘀而淡。治宜养肝益肾,用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枸杞子、甘菊、白蒺藜、石决明)。

5、便秘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血虚阴亏,燥热内盛而致肠道津液枯涸,出现便秘,治宜润肠通便,用麻仁丸(中成药)或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 6、腹泻 糖尿病患者出现大便溏泻,四肢不温,精神不振,乃病久脾肾阳虚所致,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用理中汤(党参、干姜、白术、甘草)或附子理中汤加赤石脂、禹余糖丸。 五、消渴症的护理要点:

1.发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已确定为消渴症时,需住院治疗者,即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老年人症状常不明显,应定期检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2.调整生活规律。糖尿病属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3.合理饮食调配。少进糖食、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药。要适当限制水果。应增进粗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类、绿叶蔬菜、白菜、绿豆芽、黄瓜、芹菜、西红柿等。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鱼类。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

4.坚持适当的活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相爱好,选择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 六、.小结

糖尿病主要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采用药膳辨治,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减轻或消除症状,或减少用药量,使病情趋于稳定、好转乃至治愈。

中医认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病。其病机,从中医脏象学中,脾包括脾和胰脏,笔者认为其实质是在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久病必导致胰虚、胰瘀。正由于胰虚、胰瘀,减弱了其功能,逐渐出现口渴、消瘦乏力,尿频尿量增多,腹泄或便泌交替出现,最终发展成为胰损,引发糖尿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