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分类: 茶、文化、艺术、湖北、茶道
【茶道历史】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 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 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 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 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 《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 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 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 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 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 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 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中国茶的发展】
茶在我国的传播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 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 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 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 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 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 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 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 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 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 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 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 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 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 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
第 1 页 共 15 页
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 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 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 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 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 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 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 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 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 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 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 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 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 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 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 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 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 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 《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 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 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 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 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 发展起来。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长江一带早春气温较低,茶树 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 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 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 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 符,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茶业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演变。
【茶具】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 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 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斗茶】
第 2 页 共 15 页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 「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 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 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 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 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 ,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 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 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 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 品味。
【团茶】
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制作 「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 燥后储存备用。
【抹茶】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 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 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南宋绍熙 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 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在南 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 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 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 崇福寺”的记述。
【茶道的论述】
1.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2.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 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 “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3.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 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 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 为:“七艺一心”。 4.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 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 久。”
5.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6.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
第 3 页 共 15 页
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 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 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7.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 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 又是心至茶之路。
8. 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 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9.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 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 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中华茶道精神】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释义如下: “清”
“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 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 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
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 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 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 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
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 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 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 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 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 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 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雅士茶道 中国四大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 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 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第 4 页 共 15 页
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 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 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 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 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 贵人。“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 纯洁么?恐怕很难。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 巴志》,周武王发联合 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 归。此后,巴 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 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 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 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 响全社 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 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 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 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 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 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 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 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 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 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 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 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 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 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 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 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雅士茶道
第 5 页 共 15 页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 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 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或官或吏。最 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而不是指范进一类中举就患神经病的腐儒,严监生一类为多 了一根灯草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儒?quot;那些笃实好学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 之列。
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 “入仕”。荣登金榜则 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 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 建时代的特点。
中国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 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 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 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 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 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 修、蔡襄、苏辙、 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 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 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 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 狂
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 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 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 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 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 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菜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 笔阵兵陈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第 6 页 共 15 页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陈,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入仕”的土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土,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诗兴 三是以茶会友 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 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又形成其它几个流派。 所以说是中国“士”创造了中国茶道,原因就在此。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 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 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 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 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 佛”、“参禅”之前, 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 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 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 在螂城昭德寺坐禅 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 曰“茶苏”的饮料。 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第 7 页 共 15 页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 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天门县志·陆 羽传》载:
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
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11岁逃离寺院, 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 艺,有所成。28岁后交了个和尚朋友,就是诗人皎然, 又称“释皎然”、“僧皎然”,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陆羽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习 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780)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 部茶学专著 《茶经》人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 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 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 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 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 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 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 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
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 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 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 舍,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 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 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 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宜兴阳羡茶在汉朝就有种植,唐 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 饮有陆羽出席, 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 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的最 早培植者是僧人。一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是一位佛教徒创制的。明代冯时可一《茶录》 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 采制法。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 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评。其中又以“大红 袍”为佳。传说崇安县令久病不愈,和尚献武夷山茶,这位县官饮此茶后竟出了奇事,一 百病全消。为感激此茶济世活人之德,县官亲攀茶崖,把一件大红艳披于茶树之上,故此 茶以“大红袍”名之。不论此说是否合情理,武夷茶与佛门有线则是真实无伪的。安溪铁
第 8 页 共 15 页
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 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 “佛”名其茶。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 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可。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 《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18斤。谷雨前知县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枪, 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种植。黄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极品,《黄山志》 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云雾茶就是今之黄山 毛峰。桂平西山茶初产于西山观音岩下。惠明莱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别说产于中国的 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并成世界重要产茶 国之一。
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 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 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绍兴白云 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 东 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的发现、培植、传播和名茶的研制,佛门僧人立下不世之 功。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 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 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 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 好。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 光明的、卑劣的历史活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请国,一借此打开外 交局面,都城长安能 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
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一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磋码。
第 9 页 共 15 页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
史书记载,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诈七年八家与夏议和,宋封元是为夏国王,并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纲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
宋朝国人将茶贡给朝廷,朝廷又将它贡给西夏,以取悦强敌。茶负载的不是友谊,而是对强权的屈服。
在我国清代,官场钦荣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茶作为有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挖门子搭桥铺路也靠它。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为官为燎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参考’看半天”。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 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在广州,“请吃早茶!”是商业谈判的同义语。一盅两件,双方边钦边谈。隔着两缕袅袅 升腾的水气打开了“商战”,看货叫板,讨价还价,暗中算计, 价格厮杀,终于拍板成交,将茶一饮而尽,双方大快朵颐。没茶,这场商战便无色彩,便无诗意。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纵商战败北,但那茶香仍难让人忘怀。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江湖各帮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着“摆场子”打个高低,而多少讲点江湖义气,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物出面调停仲裁,地点多在茶馆,名叫“吃讲茶”。这不为错,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导和”一说。
茶道进入社区,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社区文化一大特色。如城市的茶馆就很世俗,《清稗类钞》记载:
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困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忏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民国年间的北京茶馆溶饮食、娱乐为一体,卖茶水兼供茶点,还有评书茶馆,说的多是《包公案》、《雍正剑侠图》、《三侠剑》等,顾客过茶病又过书痛;有京剧条社,唱戏者有专业 演员也有下海票友,过茶瘾又过戏瘾;有艺茶社,看杂耍,听相声、单弦,品品茶,乐一乐,笑一笑。
文人笔下的茶馆虽不甚雅,却颇有人间烟火气,在老残先生的“明湖居茶馆”,可颀赏鼓书艺人王小玉的演出;在鲁迅先生的“华老栓茶馆”里可听到杀革命党的传闻并目睹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镜头;在沙汀先生的“其香居茶”可见 到已成历史垃圾的袍哥、保甲长、乡绅之流;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你更可见到1889年清末社会各色人等,什么闻鼻烟的、
第 10 页 共 15 页
玩鸟的、斗蛐蛐的、保瞟的、吃洋教的、特务、打手 „„ 等等,最后是精明一生的王掌柜解下腰带了其一生。„„ 总之,一个小茶馆就是人间社会的缩影。
茶叶进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中有温馨。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富贵之家,茶事务求精妙,可夸示富贵、夸示高雅,不足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纵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亦可得条趣。茶不孤傲怪僻,是能伸能屈的木中大丈夫。
综上所述,茶作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发出五花八的茶道,可叫官场茶道、行帮茶道、情场茶道、社区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中有官气、有霸气、有匪气、有江湖气、有市侩气、有脂粉气、有豪气、有小家子气,这一切都发端于“口腹之欲”,其主旨是“享乐人生”,非道非佛,更多儒学的内蕴。为了学问完整些、系统些,我们可概称为“世俗茶道”。
进入80年代,生活节奏加快,市面出现了速溶茶、袋泡茶。城市里最便民的还是小茶馆,饮大碗茶,花钱少,省事, 是最经济实惠的饮料。小茶馆和卖大碗茶的增多使饮茶的富贵风雅黯然失色。中国老百姓最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主要指大众化茶道)。中国人在,茶道在,但茶道不会再是明清时代的格局。
中国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 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
第 11 页 共 15 页
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2、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3、“禅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联四幅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第 12 页 共 15 页
——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 ——招隐寺内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 ——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 ——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题德玄上人院
杜荀鹤(唐)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和尚(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失题
陈继儒(明)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茶与中国文化发展 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b]【茶叶国外的传播】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 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 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 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日本茶业继承我国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绿溢翠的 茶,别具风味。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 远。
第 13 页 共 15 页
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
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 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
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 萨姆种试种。历经坎坷,直至19世纪后叶开始有明显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速了 茶的恢复与发展,并在国际市场居一席之地。
十八世纪初,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表示高雅的行为,茶叶成 了英国上层社会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
1780年印度于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至19世纪后叶已是“印度茶 之名,充噪于世”。今日的印度是世界上茶的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于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复于1780年试种,1824年以后又多次 引入中国、印度茶种扩种和聘请技术人员。所产红茶质量优异,为世界茶创汇大国。
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 七十。
1833年,在帝俄时代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1848年又从我国输入茶籽种植于黑海岸 。1893年聘请中国茶师刘峻周并带领一批技术工人赴格鲁吉亚传授种茶、制茶技术。
1888年土耳其从日本传入茶籽试种,1937年又从格鲁吉亚引入茶籽种植。土耳其的茶 农在为茶树剪枝。
1903年肯尼亚首次从印度传入茶种,1920年进入商业性开发种茶,规模经营则是1963 年独立以后。
1924年南美的阿根延由我国传入茶籽种植于北部地区,并相继扩种。以后旅居的日本 与苏联侨民也辟建茶园。50年代以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断提高,成为南美主要的茶生产、 出口国。
20世纪20年代几内亚共和国开始茶的试种。1962年我国派遣专家赴几内亚考察与种 茶,并帮助设计与建设规模为100公顷茶园的玛桑达茶场及相应的机械化制茶厂。
1958年巴基斯坦开始试种茶,但未形成生产规模。1982年,我国派遣专家赴巴基斯 伊斯兰共和国进行合作。
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共和国试种茶。1968年,应阿富汗政府邀请,我国派遣专家引入 中国群体品种,成活率90%以上。
1962年我国派遣茶专家赴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马里共和国,通过艰辛的引种实验,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取得了成功。1965年应该国总统的请求,我国政府分批派遣了茶农场专家帮助考察设计与 建设附有的自流灌溉设施的锡加索茶农场和经过热源改革具有国际水平的年产100吨的绿 茶厂。此项目农业部认定为我国援助亚非拉及南太平洋地区一百多个农业工程项目中最 功的三个项目之一。
20世纪60年代玻利维亚共和国最初从秘鲁引进茶种试种。70年代台湾农业技术团赴 玻考察设计与投资,开始规模种植茶园。1987年应玻政府请求,我国派遣茶专家赴玻,帮 助建设200公顷的茶场及相应的机械化制茶厂。
1983年,我国向朝鲜民主共和国提供茶种试种,并在黄海南道临近的西海岸的登岩里 成功种植。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种茶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纪20年代,经过千年沧桑 ,至今茶叶生产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 国的茶籽、茶树,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 人口20多亿。。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286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 茶叶诞生于中国。而今日世界各地都在饮用的茶叶是通过怎样的图径传播的呢?想了解 “茶叶之路”一般人们是通过查阅各国的文献,按年代和区域,绘制出一幅茶叶传播之 图,来解明它的传播之径的。
茶叶的发祥地位于中国的云南省,但茶叶之路却是通过广东和福建这两个城市传播 于世界的。当时,广东一带的人把茶念为“CHA”;而福建一带的人又把茶念为“TE”。 广东的“CHA”经陆地传到东欧;而福建的“TE”是经海路传到西欧的.
外国人都称中国茶叶为CHINA TEE...人类的始祖为女娲,中国女娲故里的女娲茶叶也 被誉为\"国茶\".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