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

2021-10-21 来源:我们爱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

作者:胡庆琼 贺彬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民众生活水平与经济建设的稳步增长,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也是民众热切关注的热点话题。该文以重庆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噪声的污染现状与影响因素,并针对污染现状与环境噪声污染的特征提出了新时期针对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有效对策,供相关从业者与管理部门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 环境噪声 污染 现状 防治

中图分类号:X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090-02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的重要话题,我国对城市商业、居住混杂区的环境噪声限值也有明确的规定:昼间≤60 dB,夜间≤50 dB,在居住区,对环境噪声的要求更高。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还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国城市声环境夜间1/4不达标,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的第二杀手,而在重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噪声污染纠纷时有发生,噪声投诉已成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防噪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地提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管理部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健康重庆”出谋划策,还居民一个宁静生活是该文关注的重点。

1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成因

城市环境噪声有3大来源: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

交通噪声具有流动性,随着重庆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交通运输带来的噪声污染对城市声环境的影响愈发突出,特别是2005年以来重庆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地面、立体交通形成交互影响,使得交通噪声污染成为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重庆地区一些主干道的两侧交通噪声测量值在65~75 dB,在一些弯道、坡道地区更甚,大大超过了我国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而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重庆交通运输噪声声级高、起伏大,控制难,交通噪声防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是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商业的兴旺发达而攀升。生活的丰富和便利给噪声带来了可趁之机,在重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仅次于交通噪声,影响显著的是在人口稠密、社会活动频繁的地区,如城市的广场聚集地、城市CBD核心区域、商贸中心、美食街、娱乐城等,群众自发性的集体户外活动如广场舞等也有不小的“贡献”。在重庆,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污染占城市噪声污染的75%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建筑施工噪声位置相对固定,具有局部性、暂时性,但噪声波动强度较大,在65~110 dB。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尚未结束,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噪声在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尤为突出。

2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治理现状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标准来防治噪声污染,重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先后出台《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关于实行新建商品住宅受外界噪声污染情况公示制度的通知》《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基础施工扬尘和噪声的防治工作实施意见》,同时施行夜间巡查制度、噪声投诉限时办理制度,每年开展专项行动对噪声进行整治,定期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重庆市的环境噪声维持在一个整体恒定可控的水平,但局部地区噪声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3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

城市环境噪声防治成因复杂,需经济、技术、效能多个角度综合平衡,预防为主、由点到面,分时、分级、分区防治。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监测力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权利及义务,严格审批制度,“谁审批、谁负责、谁管理”,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明确噪声污染的鉴定手段、处罚办法,强化违法惩处力度,提升守法动力,有法可依。 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法规及细则,确保噪声污染可执行性和适宜性,为监督提供有力保障,防止监督失控;有计划地开展多部门联动、专项行动,重点对群众投诉强烈和敏感区域的噪声污染进行整治。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噪声污染具有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等特征,再现性差,无残留物,取证困难。目前,噪声监测仅局限于环保部门,而噪声监测仪器小巧、操作简便,各相关部门均可设立专业的监测队伍,执法监测同步,第一时间取证,保证时效性。 3.2 加强宏观调控,整体规划

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噪声源,整体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区、完善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建设规划、声环境功能区划应协调一致;规划应有前瞻性,新建分区,宜闹静分离,楼与楼之间保持声防护距离;道路规划要合理规划两侧用地功能,线路充分考虑避让敏感目标,并预留必要的声防护距离;临道路新建住宅需建在防护带外,临道路侧窗户使用双层中空玻璃隔声窗,卧室远离路侧;使用低噪声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如主次干道路面使用改性沥青,敏感路段使用多孔路面,减速带使用半柔性材料,降低通行噪声;穿行城市中心区、居民区的主干道修建隔声屏,绿化隔离带等,必要时采用封闭式道路。

3.3 强化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度

对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市民仅知“环保”,不知“公安”、“文化”、“建设”,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是政府的职能缺失。相关政府部门要在宣传上下工夫,用电视、网络、广播、读物等舆论监督和导向多角度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防治措施,进社区、进学校,表彰先进,批判环境违法行为,多层次互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企业、商户的环保守法自觉性。增加环保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多层次公开相关项目及典型案例,重点项目、涉及民生的项目立项前进行民意调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3.4 技术防控,阻断噪声传播

噪声传播分为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3个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阻断声源,从源头进行控制是首选方法。 3.4.1 交通运输噪声防治

完善交通法规,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敏感区施行限速、限行、禁鸣等制度;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科学规划公交站点,避开敏感建筑,缓解通行压力;鼓励低噪声车辆,淘汰老旧车辆,将噪声检测纳入机动车年检项目;强化监督管理,特别是敏感建筑周边的场站、码头监管。

3.4.2 社会生活噪声防治

加强小区设备管理,不使用高噪声设备,严防生活设施噪声扰民,特别是发电机、风机、空调等高噪声设备的干扰;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自觉参与噪声防治,不高声喧哗,促进邻里和谐;规范市场,强化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活动噪声管理,防止营业性噪声污染;在市民活动集中、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 3.4.3 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强化管理,严格建筑施工工程备案审批及许可证制度,对施工可能产生的污染范围及程度进行公示,限制作业时间及高噪声机械,征收施工环境保证金及超标排污费,接受公众监督;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布局,高噪声施工宜在对居民影响较小的时段,高噪声设备远离噪声敏感区,文明施工;鼓励改进作业技术,使用低噪声技术及设备,用消声、吸声、隔声等技术降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噪声,如采用移动式隔声罩;加强监督巡查,有计划地对施工工地进行抽查监测;对文明工地进行表彰,创建环保模范工程,以点带面。 4 结语

重庆近年来发展迅猛,由此带来的声环境问题不容小觑,该文对重庆现阶段声环境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探究了应对措施,希望能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改善城市环境噪声污染。 参考文献

[1] 孙建薇.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 [2] 王艳丽.我国噪声污染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 [3] 李恒志.浅谈城市发展中的环境污染治理[J].民营科技, 2015(11):223.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