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塞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1-28
来源:我们爱旅游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 1 7年3月第1卷第3期 CT及MR l在腔隙性脑梗塞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林长平 (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山东 高唐 2 5 2 8 0 0) 【摘要】目的:分析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塞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 月期间收纳并治疗的77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对收取的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患者所受辐射程 度以及对检查见过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具有病灶出现,cT检测准确率为6O.3%,MR I检测准确率为95.4%, 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出病灶的数量明显更高,前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隙性 脑梗塞临床检测中,cT与MR I检测都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相较于与cT,MR I的检测更具有准确性,检测图像的 清晰度也更高,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CT和MRI;临床使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 7)03-0060-02 腔隙性脑梗塞 般指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 脑干深处部位的穿通性动漫,在长久的高血压状态下,血 管壁被迫发生变形,导致管腔堵塞,形成微小的梗死灶。 此类疾病是 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病症,发病速度较快, 不易察觉,对患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随着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像诊断和鉴别得到迅速发展,cT 与MRI技术在临床检测的作用愈发显著,并取得了广泛的 应用。但cT和MRI在本质上技术特点是不同的,由于本 身的技术特点不同,所取得的结果也不同 。本次研究就 CT与MR I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做出分 析,现研究结果如F。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O17年2月内收纳 并治疗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共77例。男性患者为38例, 女性患者为39例,患者年龄均为(42.1l±7.96)岁。研 究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大面积脑梗死,精神疾病患者, 妄想症患者。选取的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病症 患者,且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承诺积极配合本次调 查。 1.2研究方法 对收纳的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检测。本次研究使 用的cT设备为64排螺旋西门子,将设备的层厚度设置为 1.Ornm,球管电压为120kV,电流为380mA S恒定。具体操 作,使用该设备,从患者的头到枕骨大孔进行扫描。使用 不用设备的间隔为2天,即2天后,使用MRI进行榆测。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MRI仪器为共振装置,监测时需要患者 平躺在仪器上,对其进行水平方向的横向检测,检测层厚 度6mm,层间距0.6mm。 1.3判断标准 检查两种设备检查出的患者影像,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患者病灶的出现量并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0统 ‘软件包,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 60 率的比较采用x 检验,P<0.05为蓐异仃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选耳义的患者中,确诊的病灶共计321处。cT 共计检测lH 193处,病灶定位准确牢为60.3%。MRI共计 检测出306处,痫灶定位准确率为95.4%。埘比 种方法 的临床检洲,MRI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cT,两哲准确率差 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0,x -35.723)。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其中一科,, 为发生变肜、 堵塞的血管较小,其对血液的供给 度不足,所以对人体 的危害不是很巨大。腔隙悱脑梗塞与动脉馊化的天系极为 密切。它能导致节段性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 管坏死 。有研究表明 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 化的程度成正比,研究现已确认糖尿痫 腔隙性腑梗塞有 关。凶此,腔隙性脑梗塞若是不能得到仃效的监测和及时 的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影像检测的 方法有’定的效率性和准确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影 像检测的种类繁多,相较于cT I_j MRI来说,MRI的实 际临床效果要优于CT,在选择上也叮以做出很多的抉 择。但MRl也存 很多不足,比如空间分辨率较小,患 者若是身体上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则不能对其进行检测。 CT技术相对于这发皿就要完善得多,cT检测仪器能利 用患者身体内部病灶组织的密度改变自身对病灶处检仓 的清晰度。即,cT设备只能检测HI 经发生了较强病 变的病灶 。CT能对病灶进行断 扫捕,能清晰的检 测出脑梗塞病灶的位 。CT能检测 一 X线榆测不 出的细小病灶,做到早预警, 防护, 治疗。MRI是 一种磁共振成像的检测方式,【 该检测方式侄对炳灶检 测时有极蛆的敏感性,这点足cT检测方式所不能及的。 它能清楚的 察病变的具体范围,软组织肿块与细血管 道之间的联系 。在检测和预防机体病变郜 荇较大的 优势。 综』二所述,相较。一CT,MR I对腔隙性腩梗摩患行的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1 7#-3月第1卷第3期 DR双能量减影技术骨组织像诊断肋骨骨折(外伤性) 价值探讨 于立祥 (白城中医院 吉林 白城 1 3 7 0 0 0) 【摘要】目的:对肋骨骨折诊断中O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应用价值作以评价。方法:依据诊断检查方法不同将我院 2014年7月--2017年3月接诊的514例有胸部外伤史的患者分为采用常规DR摄影检查诊断的观察组与运用DR双能量 减影技术检查诊断的观察组,将两组肋骨骨折检出率作以比较 结果:观察组262例患者中实际骨折506处,DR双能 量减影技术检出483处,确诊率为95.5%,对照组252例患者中实际骨折478处,DR常规摄像检查检出345处,确诊 率为72.2%,两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检查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发挥重要诊断价值,尤 其是DR双能量减影技术,能清楚显示隐匿部位骨折有效弥 ̄l-:r常规DR摄影检查的应用缺陷,建议临床首选DR双能量 减影技术检查诊断肋骨骨折。 【关键词】DR摄影检查;肋骨骨折;DR双能量减影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7)03-0061-02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车祸事故发生率随之升 用随机系统自动DR双能量减影技术曝光法,摄影相关参 高,胸部创伤在车祸事故中较常见,在非正常死亡中胸部 数为110~150kv,取120ms曝光间隔时间,低管电压取 创伤死亡率居第一,胸部创伤患者普遍存在肋骨骨折,临 60~80kv,曝光条件视患者体型而定 。激光相机将扫 床肋骨骨折检查的首要方法为x线摄片 。医疗技术的不 查获得的包括骨与软组织胸部在内的影像与涵盖胸廓骨组 断进步促进了临床胸部创伤诊断的发展,可供选择的胸部 织像及含肺组织像打印出来供临床诊断所用。 创伤诊断方法众多,在众多诊断方法中DR双能量减影技 1.3观察指标 术发挥其独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20 14 统计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确诊的肋骨骨折患者例数, 年7月・_2O17年3月先后就诊我院的514例有胸部创伤 计算两组确诊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史的患者分别采用DR常规摄影检查与DR双能量减影技术 1.4统计学处理 检查,笔者现将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例数用n表示, 1一般资料与方法 百分比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O.05表示。 1.1一般资料 2结果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一20l7年3月收治的514 两组患者的DR摄片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图像质量 例有胸部创伤史患者基本信息资料,观察组262例, 良好。观察组262例患者共有506处肋骨发生骨折,DR双 男147例,女115例;年龄区间33~56岁,平均年龄 能量减影技术摄影检查共计检出483处(95.5%)。对照 (41.2±5.4)岁。对照组252例,男138例,女114例; 组252例患者共有478处肋骨发生骨折,DR常规摄影共 年龄区间3l~58岁,平均年龄(41.4±5.5)岁,两组 计检出345处(72.2%),观察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患者在性别构成与年龄分布范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P>0.05)。 3讨论 1.2方法 多由交通意外造成的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常见病,DR 两组患者使用统一型号设备进行检查,对照组接受DR 摄影检查是诊断肋骨骨折的良好方法,同其它影像检查方 常规摄影检查,观察组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摄影检查。 法比较,该诊断方法辐射剂量少,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 检查所用型号为definiumTM6000平板探测器由美国GE公 优。尽管常规DR有着较高密度分辨率,且图像质量好, 司提供,采用柯尼卡公司生产的793干式激光像机,所用 但对于无明显移位、隐匿或重叠部位的肋骨骨折检出率较 医用红外激光胶片规格为1linX 14in。观察组患者检查采 低,易导致临床漏诊 。 助更加有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3]张艳平.MRI和cT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腔隙性 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 【参考文献】 22(7):993-995. 【1】赵健.探讨CT ̄XMRI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黄勇,谢独,林丛等.cT、MR I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6):34—34. 的对照观察….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2):77—79. 【2]闫凤玲.cT、MR I检查在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方面的临床 [5]郑锡山.腔隙性脑梗塞cT与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探讨[J】.中 价值分析….当代医药论丛,2015,(3):52—53. 外医学研究,2012,10(17):78—78.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