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河与蒲河是泾河北支流中两条最大的支流。柔远河在庆城县南端与流经环县的环江汇聚成马莲河;经过千百年甚至亿万年大自然的风雨侵蚀和地壳运动,这里也有着山、川、塬兼有的黄土高原地貌。
对于庆城,不是很陌生,但又不是特别熟悉。这个矛盾的定位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陕西西大门长武县的我,经常听大人们说到庆阳、西峰、庆城。可是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是怎样的,于我一直都是一本糊涂账,现在可以弄清楚了。
现在的庆城县,原名庆阳县。西峰,原本是庆阳县的一个乡镇名,1985年,从庆阳县划出两镇七乡成立了县级市——西峰。2002年,成立了地级市——庆阳,将庆阳县改名庆城县,西峰市随之改为庆阳市下辖的西峰区。
庆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是我国最古老的城池之一。早在1994年,庆城就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了。
庆城县城坐落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进入庆城县城,要经过一座大城门,有点像西安的古城门。城门上“庆城”两个大字古朴醒目,透着悠远与沧桑。庆城的城门、城墙是泾河流域县区中保存最完整的。庆城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城无池”。这里的城墙高峻,最高处有40米,最低处也在20米以上。城内平地和城墙同高,因此说庆城是有城无池。这里的“有城无池”中的“池”指的是内池。“城池”中的“城”指的是城墙,“池”通常指的是护城河。“城”“池”合起来泛指古代城市中心所在地。庆城城墙外环江、柔河两条河流相护,起到了护城河的作用。
与其他县区不同的是,这座县城有一股原生态的文化气息。
县城中心与郊区衔接处的老街道的民居及旧涵洞,都是由石头垒砌成的。从石头磨蚀的光滑度来看,应该有些年头了。以往只是在南方和青海藏羌聚居地看到过这种风格的建筑。如果不是亲见,我想不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庆城还会有如此的建筑。我把这感受说给庆城的朋友,陪同我们的原庆城县政协主席、“庆城活字典”刘文戈老先生告诉我。庆城有好几个别的称谓,其中有一个就是“石头城”。
老人们都说庆城有三宝:石头垒墙墙不倒,鹅池洞担水不用舀,龙王爷送柴烧不了。
以前庆城老百姓建房,都是用从河滩捡来的石头砌墙,虽然石头不规矩,但工匠们的技术高超,砌就的石头墙经久不塌。“鹅池担水不用舀”指的是庆城县城东南的一处景观。“龙王爷送柴烧不了”说的是每逢暴雨水涨,环江和柔远河水夹杂着上游的枯枝杂草,冲流到庆城,居民们用自制的捞柴戳子。站在河岸打捞浮柴,顷刻成堆,只要捞两三次,就能供全年烧用了。
听完介绍细想一下,庆城的这三宝都与水有关,难怪人们常用“母亲河”来比喻家乡的河流。
到庆城后,我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庆城博物馆。站在长110米、宽50米的广场边缘,一座坐西向东的五层仿古建筑耸立眼前。非广角镜头无法将之尽收其内。
走进一楼大厅,一面制作精细、风格质朴的浮雕墙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浮雕以土黄色为主色调,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展示的是庆城县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历史文化:岐伯与黄帝讨论医道的情形,代表岐黄医药文化;周先祖不窋,代表周祖农耕文化;八路军三五八旅旅长王维舟、副旅长耿飚在庆城领导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代表红色文化。
第二层是庆城的历史名人,有刺杀楼兰王、震慑西域各国的西汉名将傅介子;平定康居国之乱的西汉将领甘延寿;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庆州军政事务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明代文坛领袖人物“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
第三层是整个浮雕的大背景,展现庆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
大厅的另一面墙上,镌刻着《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四字歌》以及庆城博物馆平面图。
整个展馆设置了庆城历史沿革、石雕石刻、古生物史前史、岐黄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历史文物精华、唐代彩绘陶俑、革命烽火、书画、经济社会发展等10个大型固定展室,陈列藏品901件。内容上起远古,下至当代。有历史名作精品,也有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化石标本。整个展馆耗资上亿元,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让人们进入展馆便如同进入了时空隧道,就让我们在这里一同去认识庆城、感悟庆城。
庆城博物馆历史沿革展厅中央,是一个复原的庆城清代时期的沙盘。刘文戈先生在解释庆城别名“石头城”由来的时候告诉我们,庆城更多为人所知的别称是“凤城”。因庆城城池酷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飞凤而得名。
当时只是一个说法而已,现在站在沙盘前一看。一只飞凤跃然眼前,斗折蛇行的城墙是飞凤的轮廓,以十字街为中心,头东尾西,头短尾长,南北为翼,两翼基本相符,环江、柔远两河护卫着飞凤。当地民间流传的周先祖不窋所乘飞凤落化的美丽传说,诉说着庆城悠远的历史。
考古学家据从庆城各地发现和出土的新时期时代古人类栖息地遗迹遗址推断,至少在2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周先祖不窋为了躲避战乱,率领部族从渭河流域迁徙到泾河流域的庆城,在这里修筑城池,建立邦国,人称其地为“豳”,庆城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理名称。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为庆祝会州大捷,设置庆州,州治在庆城。这是庆城第一次以“庆”为地名。自此以后的1300多年时间里,庆城一直都是州府驻地,因此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和建筑。
细看展厅清代庆阳府模型,可以看到城中有东西和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胡同和巷道纵横交错,东安远门、南嘉会门、西平定门、北德胜门四座城门完好;文庙、普照寺、城隍庙、鹅池洞等历史文化景观及碑碣牌坊林立于大街小巷;街道两旁遍布商铺、作坊,古朴整洁的民居院落错落有序,配上背景音乐中的街市喧闹声,俨然还原了一个繁华祥和的西部中心城市盛景。
庆城博物馆每一个展室都堪称精绝,只能将印象最深最能突显庆城特色的展室予以讲述。
模拟熔岩石洞的古生物史前史展室,再现了远古时期的地质地貌。两幅滚动的画面上是中生代侏罗纪和第三纪上新世的自然环境,一进展室便听到一声声尖利奇怪的啸叫,有些许恐怖,循声而望,原来是展室上空悬着的仿真展翼的翼龙模型。
灭绝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1978年4月,庆阳县州铺公社农民在环江东岸炸山取石时意外发现了一具翼龙化石,取名“环江翼龙”。环江翼龙属原始的翼龙类,身躯短小,头大尾长,牙齿细小退化但坚硬,前肢的掌骨伸长,以皮膜与体侧相连成翼,其翅膀展开有两米多长,翼肢无毛,形似蝙蝠。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陆地上行走,以捕食活鱼为主。在环江翼龙化石发现之前,我国仅在新疆准格尔发现过白垩纪的翼龙化石,环江翼龙是比准格尔翼龙更早更原始的晚侏罗纪翼龙。
展室中还有一匹马的模型,这马个头不大,有点像驴,却又具有马的特征。心中正纳闷这匹马有何特别之处时,讲解员引导让我们仔细看马蹄。这匹马的前蹄竟然是三瓣的,原来这种马叫做“三趾马”。是马科进化中的一个旁支,生存在第三纪中新世和上新世,距今1000多万年至100多万年。三趾马体型小的像驴,大的如马,前肢三趾,中趾明显比两侧的粗大,上颊齿有孤立的圆尖和极多的窝内细褶。这是三趾马和其他马类最显著的区别。
与三趾马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中国麒麟鹿、鬣狗三大类为主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而这些化石的发现者便是前面提到的法国神甫桑志华。这些动物群化石点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被科学家发现的动物群化石点。展室里玻璃柜中还陈列着庆城出土的犀牛头骨化石、大象腿骨化石、鹿头骨化石等。
身处此境,仿佛看到了亿万年以前的晚侏罗纪,环江边是一派万物洪荒竞自由的繁荣景象。茂密的森林,广袤丰美的草地,极像3D影片《阿凡达》中的景象。
来到岐黄文化展室,突然想起了电视剧《白娘子传奇》中,许仙经常向人们夸赞白娘子的一句台词“我娘子自幼得高人指点,擅长岐黄之术。”为此,我专门查了字典,“岐黄之术”是我国中医学的代名词,仅止于此而已。到了这里,才确切了解了“岐黄之术”的来历。岐指的是岐伯,黄即黄帝。这两个人,一个是帝王,一个是主管医药的大臣。之所以将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来代称中医,是因为黄帝与岐伯等人以问答的形式写出了医书《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国医书之先河。
这部古老的医学著作,对脉理、经络、人体解剖、针灸、中药方剂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奠基了中医学基础。《黄帝内经》流传后世,被学医之人奉为经典。
岐伯在中医学许多领域都是首创者,后人把岐伯医学成就归纳为六个方面:其一、运用阴阳五行说解释人体的生老病死现象,创立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其二,尝试草木,掌握了数百种草本植物的医药属性,为中医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三,探究脉理、经络,开创把脉诊断的先河,创立人体经络理论;其四,按摩治疗,发明了推拿治病养生之术;其五,剖腹蠲肠,最早进行了中医外科手术;其六,研讨钻石之术,完善针灸治疗理论。
因岐伯在中医学上的突出地位,才得以与人文初祖黄帝齐名。《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庆城县将《黄帝内经》作为馈赠佳品,既宣传了庆城,更是在今天传统文化备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状况下,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宣扬和保护。我不懂医学,把庆城政协赠送的精装《黄帝内经》转赠给学医的同学时候,他欣喜不已,如获至宝。连说这可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称得上“医书之祖”的!老成持重的同学,得一书如此,它在医学界的分量也可见一斑。
黄帝与岐伯论医,连同前面我们在平凉崆峒山了解的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事件。也印证了曾有学者说的“黄帝的功业,
庆城博物馆设岐黄文化展室,相传岐伯诞生在庆城青龙咀,因此庆城又有“岐伯故里”之称。《史记》《帝王世纪》《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中都有关于岐伯的记述。在庆城有许多关于岐伯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着好多的岐伯验方。这些验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心理学等多方面内容。它们既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病救人之法,也包含着深刻的医学道理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口口相传,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史记》中对于周先祖不窋率族迁徙是这样记载的“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失官而率族众自邰奔戎狄间。”4000年前,由于夏王朝内乱,周先祖不窋失去了农官的职位。为了逃避战乱,他率领族人从今天的陕西省武功县一带,由渭河流域沿河流山谷一路迁徙,来到了戎狄之间的庆城。
提到周王朝,人们印象中便是后稷渭河间兴农、文王武王伐纣、凤鸣岐山而定都。似乎与庆城没有任何关系,来到庆城参观了周祖农耕文化展室,才对周王朝的迁徙和发展以及农耕文化的兴起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还有后稷的教稼台。周祖后稷又名弃,善于经营农业,曾任夏朝主持农业的高级官吏。弃死后,其子不窋继任,但夏朝的政治已呈衰势,于是不窋带领他的部族向北迁徙到戎狄杂居的甘肃庆阳一带,秉承先祖的遗训,开始艰难创业。关于《史记》中记载的周祖不窋所在的“戎狄之间”,广泛意义上应该指现在的甘肃庆阳、平凉以及宁夏固原地区的大片地域,也就是泾河上游的广大地区。是历史上所称的“陇东地区”。前面提到的泾源、崇信、华亭、镇原等地,也有周人曾经生活的遗迹遗存。
史料记载,以上地区当时都属戎狄之地。因此周祖不窋选择的“戎狄之间”指的就是以上地区,但其中枢应该在庆城。
农具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博物馆展室中展出着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农具,还有汉唐以来的铁制农具。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农具,都是对先周以来农业生产的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先周文化的印记。
展室中一组模拟场景展现的是春暖花开季节,人们在山川河谷之间忙于耕种的情景。之前,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狩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不窋来到庆城后,率领族人利用自己带来的农耕技术,伐木垦田,播种百谷,大获丰收。当地人看到后即拜周人为师,学习新的耕种方法和技巧,便有了不窋“教民稼穑”之说。用现在的职业来套的话,不窋“教民稼穑”其实就是发挥了一个高级农艺师的作用。不同的是,他的地位是现代农艺师无法企及的,在那个开创农耕的时代,他被当做神来尊崇。
周先祖在庆城传播农业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诗经·七月》和《生民》中所说的稷就是现在的谷子,菽即豆子;壶是葫芦黍是小米;还有麦、稻、荏、麻等。这些农作物直到现在在这些地域仍在种植,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具和生产技术方面,处处闪现着周先祖智慧的火花。比如修犁耕田、纺织印染、编制、涂泥塞缝、用葫芦壳做瓢、搓绳、酿酒、搓米扬糠等等。今天这些技术虽然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却都是周先祖时期开始发展而来的。
另一个模拟场景展示的是草木茂盛的夏季,成群的牛羊散布在郁郁葱葱的原野之中。周先祖“教民稼穑”后,人们开始从耕地上获取食物。同时也开始发展畜牧业,马、牛、羊、鸡、猪、狗被称为“六畜”。《诗经·无羊》描述:“谁谓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可见,当时畜牧养殖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诗经·七月》记载。每到阳春三月,人们都要栽植桑树,桑叶长大后,妇女们采桑养蚕,抽丝织布,解决穿衣问题。
在解决吃穿问题的同时,他们也想法解决了住的问题。与狩猎经济不同的是农耕经济要求人们居有定所,周人利用黄土结构紧密的特点,挖掘窑洞居住。《诗经·大雅·帛系》中说的“陶复陶穴”指的就是窑洞。“陶复”指在崖面打洞而成的窑洞,“陶穴”则指的是今天仍然存在于黄土高原一些山区俗称“地窑”的院落。窑洞的特点是经济实惠,易挖且坚固,冬暖夏凉。
相比今天人们一房难求的局面,那时候只要自己付出一定劳动,便可拥有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心中倒有几分羡慕。
周人在庆城站稳脚跟后,不断发展农耕事业的同时,以庆城为依托,抵御周围戎狄部落的入侵和袭扰,逐步增强军事力量,扩展势力范围。
在庆城及周边地区留存的周人遗迹有66处之多。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庆城东山的周祖不窋陵。周先祖及其部族在以庆城为中心的开疆拓土中提高了周族的军事实力,为以后挺进中原,建立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自古称为“礼仪之邦”,其“礼”遵循的则是“周礼”。《史记》上记载,周族不窋时代形成了“事神致富”、“祭祖祈丰”的习俗。经过上千年的流传,在周王朝后期形成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侧重于政治制度;《仪礼》侧重于行为规范;《礼记》侧重于对礼的各个分支做出的理论说明。
今天的庆城人在衣食住行和婚嫁、丧葬、节庆、延寿、祭祀等等方面,都一定程度保留着周先祖时的风俗习惯。比如男婚女嫁都要请媒人,这种风俗在《诗经·豳风·线柯》中就有记载。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由恋爱已成为最普遍的婚姻形成形式。但在西北许多地方,即使是男女双方是自由恋爱,也都要请人任“媒人”的角色的。这并不是封建礼制的压抑,而是对婚姻双方家庭的尊重,也可以使男女双方更能认真对待婚姻中的责任。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应该是“弃其糟粕而留其精华”,一刀切的全盘否定并不是上策。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必有其可取之处的。
周人在庆城还有一大作为。他们利用庆城四面环山,两面绕水,中间自然伸出一高阜的地形特征。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城池,既有效抵御了周边部落的侵犯,又是国家的象征,后人称其为“不窋城”。
应该说,周祖不窋带领族人的这次迁徙对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周人从此脱离夏王朝,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据说,周先祖不窋、其子鞠陶、其孙公刘都是在庆城这片土地上繁衍其文化并不断自我壮大起来的。
特别是公刘,泾河流域几乎遍布他的足迹。可以说周王朝的大发展、大兴盛是从公刘而始的。在后面的县区,公刘将隆重出场,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历史文物是庆城博物馆数量最多的一个展品部类。精华展室中陈列的是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以及佛教金石造像、金银器、文献、砖雕等等。分门别类,种类繁多。
这里有一件很独特的藏品,那就是被庆城百姓称为“神木”的“范公遗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曾经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庆州军事和政务。他主张加固边防、增强军队战斗力、安抚羌人,坚壁清野抵御西夏的强势进攻。他在庆州东西两川修建城堡和镇寨44座。主持修建的庆州北门——镇朔楼,气势雄伟,颇为壮观,素有“天开雄胜,险设金汤”之称。
“范公遗栋”是当年镇朔楼的栋梁之一。长9.7米,厚0.5米,宽0.6米。镇朔楼建成后,存在了800多年,清同治年间毁于战火,这根栋梁侥幸地保存下来。后来它先后被用作庆阳府署衙门过梁、戏楼过梁,都在火灾中神奇地幸免于难。
听完这根“神木”的传奇身世,不由再次俯身细细察看这根伤痕累累却又坚强的木头。800多岁的它,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沉默中含着睿智。抑或真如人们传说中的那样,因了范仲淹这位戍边的英雄而沾染了一些“神”气,才使它虽历经战乱及火灾的洗礼而依然存留。它真可谓是阅尽千般事,历尽沉浮荣辱。这不正如范仲淹命运多舛的一生么?
由于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边远山区,介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区。庆城唐、宋、金时代最为活跃,但其更多时候扮演的是边塞战场的角色。在近现代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陕甘边区工农武装斗争的发展,庆城逐渐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一时期,一些著名革命家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庆城人民也广泛地参与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和红25军途经庆城到达陕北,此后庆城的革命运动勃然兴起。到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建立民主政权,成为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在革命烽火展室,有革命者们用过的大刀、长矛、手雷等自制和缴获的武器,还有当年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书籍,虽然粗糙,但这些印刷品在那时候发挥了与枪支弹药同样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还有石雕石刻、彩绘陶俑、书画等展室,不能一一尽述。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流连于各个展室。随着一件件文物和一个个复原的场景,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廊中徜徉。从博物馆出来,再次凝视这座仿古建筑。不由感慨倍生,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并没有完全记载在浩瀚的史书里。正是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向后人诉说着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上亿年来黄土地上曾经上演过的历史华章。一个县能投资上亿元来修建一座博物馆,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庆城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由此尽显,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
离开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位于庆城南街主街道的“陇东中学”。可别小看这么一所中学,它的不同寻常仅从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陇东中学”四个毛体大字就可见一斑了。学校的东、西、北三面都被千年古城环绕着,环江从城南流向远方。
进入校园,绿树成荫,书声琅琅,朴素而幽雅的感觉油然而生。因为正是上课时间,我们不便太多打扰,仅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览馆。
这虽然只是一个学校内部展馆,但是足可与一般县级博物馆相媲美。陇东中学创办于1940年,是共产党在陇东分区创办的第一所完全新型的中等学校,原庆阳特委书记马文瑞兼任学校第一任校长,受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直接领导,面向全区招生。其办学宗旨是,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培养抗战建国人才。应分区教委邀请,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亲笔为陇东中学题写了校名。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分别为陇东中学建校题了词。1947年胡宗南部进犯庆阳,陇东中学被炸毁。学校被迫迁往华池县城壕川随军作战。解放战争中,陇东中学曾经改建为陇东分区干部学校和分区党校,转战二将川、陕北、山西等地。到解放前夕累计培养干部7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陇东中学几经搬迁,数易校名。1972年恢复原名,并确定为省、市、县三级重点中学。如今的陇东中学已经成为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中学。学校还被国家教委作为中国名校之一,收入了《中国教育大辞典》。
源远流长的民间刺绣遍及庆阳地区的农村。刺绣艺术千百年来与陇东子民生活息息相关,陇绣也成为久负盛名的“庆阳四绝”之一。
从镇原到环县、华池,处处都有陇绣精品。陇绣种类繁多,取材广泛,品种有服装、坐垫、鞋面、枕顶、肚兜、香包等。庆城县将40多家刺绣加工企业和香包生产大户请进了香包刺绣城。使香包生产由原来的分散制作、单户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其生产的香包挂件、刺绣屏风、刺绣镜框、剪纸、皮影件等200多种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青睐。
这里最具特色的是将陇绣与岐黄文化以及书法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所有产品全部都是手工制作,既显陇绣之功底,又展庆城之特色,匠心独具。
据史书记载,不窋活了上百岁,去世后被葬在了不窋城东面的山顶上。
庆城是周族的发祥地,虽然关于公刘究竟是在哪里扎根创业的说法很多,但不窋在庆城开创农耕文明,为周族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开创了庆城文明的新历程。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史书有载,而且在庆城东山上出土的除三国、两晋、南北朝外自周代至清朝的各种祭器及残碑也证明了这个史实。
今天的周祖陵上,有三块残碑:一个是明世宗嘉靖十九年陕西按察使张邦教奉旨所立“周不窋之碑”;第二块是明嘉靖年间御史周南、知府何岩所立的“周祖不窋氏陵”碑;第三块碑是清道光29年知府步桐所立的“周祖不窋之墓”碑。
为了挖掘庆城人文资源,弘扬庆城特色文化。庆城县斥资上千万,依托周祖陵建成了周祖文化景区、岐黄文化景区、周祖农耕文化景区、孝道文化景区。景区内以仿古建筑为主,以凸显周先祖的伟大功绩、展示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主。
一座周祖陵,又是庆城文化精华的浓缩版。
伫立在周祖陵上,望着这座有着千年文明史的古城,为它今日的繁荣感到欣喜。自1971年长庆油田指挥部落户庆城,一下子涌进了10万产业工人和上万名技术干部。使这座古城沸腾了起来,成为了我国西北一座名副其实的石油城。钻塔、采油机遍地,输油管线如同蛛网遍布沟沟岔岔。这一切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座沉寂的古城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充满了现代气息。
再远眺城郊漫山遍野的成熟的庄稼,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这里是如此和谐,心中深深感怀周祖不窋大兴农耕的功绩,虔诚地为他上高香一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