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公司实习,暑假过得飞快,我的下个学期就要进入大三了,面临着考研或者是找工作实习等各种选择。而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于自己的未来究竟应该走怎样的路有了更好的把握。
初到之时,不能不说是有些紧张的。想着的都是诸如《杜拉拉》里演的那些职场精英进出格子间的场景。通过网络也进行了一些查找,关于一个实习生应该如何做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谦逊啊,性格开朗,不懂就问,嘴巴甜之类的。
真的到了公司之后,这些却也是真理。只是人们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冷漠,可也远说不上热情。因为业务繁忙,大家基本上都是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专心敲键盘。所以这次没有时间和更多的业务员交流也确实是很可惜。性格是锻炼出来的,很多像我这样的大学生远因为长时间没有和真正的职场接触,往往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出问题。比如只和主动和自己说话的人交流或者只和熟人说话,有陌生人的话就会觉得不自在。这些都是非常不利的,往往就丢掉了很多听取重要信息的机会。而作为实习生而言,信息对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主动,主动和人交流,才会有所收获,它不会自己跑上门来。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我这次来外贸公司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了解我所学的专业到底是怎样的,外贸工作者究竟是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来到这里来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在学校里所想当然的各种必考证件,英语水平或是计算机水平根本就不是我们以为的。比如学外贸的同学都想要去考报关员,报检员,实际上如果未来是做外贸业务的话,这类证的用途很小,而且纯粹是熟练的过程,并无多大的技术含量。这些证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生意。还有外语,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外语学的好,做外贸没有任何问题,而实际上外贸远不止语言关这么简单。其实六级如果分数还不错的话基本上就够了,考一个商务英语的也不错。做多了之后主要就是那些常用的交流和术语,也算是一个熟练的过程。英语再好的人,如果对自己所要买卖的产品不熟悉的话,在翻译理解诸如报价单中的产品描述中也可能遇到很大的困难,自己不明白,把翻译拿给别人看就更不明白。
既然这些都只是熟练的问题,也就是基础。那除此之外外贸的要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一个软实力的问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何拿到订单,这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人愿意在公司买东西,以上的一切都不成立。人际交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何掌握客户的心理,如何监管好运输,如何和贸易层面上的各种人物打交道,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等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还有在和对方询盘还盘的过程中,对方所提出的还价我方是否能接受,完全在于你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哪里是有弹性,可以削减成本的,哪里是绝对不能变的。而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你需要从别人的口中知道,或是自己下工厂下车间了解,或是查阅资料知道,总之一点,需要自己去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这些能力的形成才是永久的。这些做得出色的话就可以保证上班后三个月很快就能掌握公司的业务,外贸的流程了。以后也可以随着事物的更新而与时俱进,而不会担心一直在吃老本,落后于别人了。而如果不想一出校园就不适应,可以慢慢在大学里有所尝试,参加社团学生会,做一些社会实践之类的。
在学校里光念书自然是不对,也应该适应有人的社会。可是如果完全不学习去做这些事情确也本末倒置了。很多基础的知识比如国际货币,汇率换算之类的知识很琐碎,如果在学校没学好,指望上班有人再像老师一样详细地交给你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之前总是抱怨学了有什么用,其实上大学的时候谁也不是很清楚,但学了总归是好的,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天会用到,帮你大忙。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看清楚了很多事情。不仅仅是专业的,还有很多方面。所谓就业和失业率都是相对的,心理期望和现实差距总是有的。经济危机也总是存在,但人总是得消费,算上国际的话,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只要有需求,行业就有继续下去的理由。只要有能力就不缺饭碗。
相信从此以后我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