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久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解决方法

2023-11-05 来源:我们爱旅游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和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通过立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土地征收补偿的行政法规。一是可以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具体范畴,防止政府滥用征收权力;二是让征收补偿的工作更有操作性、实用性,规范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行为,增加了透明度,加强对土地征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社会监督,防止土腐败行为的滋生,以便土地征用工作顺利开展;三是通过具体法律、法规形成一套程序来限制国家的权力和保障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利益免受非法征地的侵害,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使农民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民有效行使法律救济的制度,让农民找到一个合适的救济途径。

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征收行为。

土地征收行为的规范与否不仅需要有一些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前提,更重要的是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现有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不断完善自己的行政行为,将行政权放到法律的轨道上行使。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征收过程的公平、公正,才能保证政府征收行为的源头上不出现问题,才能防止行政行为干预村民自治权的发生。

三、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保证村民自治权的实现。

根据法律规定,土地补偿款的分配、实施等属于村民自治权内的事项。而村民自治权能否实现就在于村集体组织,即村民委员会或村小组能否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土地征收补偿的整个过程中,村集体组织应以身作则,对于属于需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监督好村集体组织,并建立分配方案的合法性审批制度,防止村集体组织滥用权力和腐败的滋生。

四、土地管理部门应对农村土地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土地颁证制度。

首先,对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应从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对有效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应加强保护,对乱垦、乱占集体土地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特别是对于那些为了获得征收补偿款而毁林开荒的行为要严格查处。其次,规范土地颁证制度,作为颁证机关应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认真审核,与村、镇、乡联合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对一些面积较大或者可能存在争议的土地应及时进行协调处理,必要时到现场实地审查,保证土地使用权证产权明晰,四至清楚,既可以规范执法活动,也可以最大化的避免因土地权属不清引起的矛盾纠纷的发生。再次,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做好土地征用前的调查以及征地后的权属变更登记。

五、导入市场机制,确立“合理补偿”的原则。

针对目前对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的规定不明朗的现象,我国应当在借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确立“合理补偿”的原则。以市场价格作为征地补偿的标准,以市场谈判的方式确定补偿费用。该原则的确立,可以切实保护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当适当扩大补偿的范围,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一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土地评估制度和土地评估方法,在对被征收土地进行科学的评估后,以市价为基础,综合考虑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合理地确定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另一方面,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要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六、增加征收的透明度,增强监督和惩治的力度。

一是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听证制度,政府主管部门不仅要参加,而且也应该有农民代表参加,通过代表更多地听取民众意见,政府应把信息公开,将有关征地补偿的标准在公告栏、互联网上进行公示,以供公众查阅。二是严格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征地款的监管、使用的审批程序。在征地款核算上,各乡镇农经、财政部门应加强监管,使征地款尽快按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核算,实行专户储存,避免挤占挪用私分征地款现象的发生。其次,对征收过程中的违法征收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将违法用地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七、加强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在农村,很多老百姓没有意识到土地是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因此,在征收补偿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地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纠正一些老百姓误认为承包地为私有的误区,转变老百姓的观念。另外,土地被征收补偿后,有部分农民一次性拿到巨额补偿款不知该如何使用,或者没有将钱用到正当处,大肆挥霍,甚至用于赌博,过不了多长时间便将补偿款用完。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对被征地农民予以宣传教育,避免新的社会矛盾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