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9 15: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古语有云:“鸡鸣戒旦”,意指为了防止错过天亮的时刻,耽误了重要的事务,人们在鸡鸣之时便开始准备起身。这一成语源自《诗经·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这里强调了贤妃和贞女们为了保持正直和警觉,即便在夜晚也能保持清醒,确保天一亮就能迅速行动。这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时间的珍视,也体现了他们对正事的重视。
在《晋书·文苑传·赵至》中亦有记载:“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鸡鸣时便开始准备出发,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一般,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而到了日落时分,他们才会停下脚步,不再奔波。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的勤劳精神,也反映了他们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珍惜。
宋代文学家徐铉在《和张先辈见寄》之二中也提到了“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此句中的“鸡鸣候旦宁辞晦”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是在黑暗的夜晚,人们也应坚守岗位,等待天亮,确保不会因为黑夜而耽误了正事。这里的“宁辞晦”表达了即使环境恶劣,也要坚守原则的决心,而“松节凌霜几换秋”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综上所述,“鸡鸣戒旦”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敬畏和珍惜,也反映了他们对正事的重视和责任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